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_论文题目 >> 论文摘要 >> 正文 >> 正文

缤纷缙云丨西南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药学

来源:毕业论文_论文题目 时间:2021-7-10
哪里白癜风医院较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院长致辞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西南大学药学院院长

付志锋教授

药学

  

  

  

西南大学药学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本专业于年本科招生,具有国家级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通过教育部药学本科专业认证;与爱尔兰卡洛理工学院签订“中国重庆西南大学与爱尔兰卡洛理工学院药学及生物制药专业双学士学位项目”,开办了全校首个药学全英文创新实验班。具有完整学科体系支撑专业建设,拥有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本专业至今已经培养了以邹懿(国家级人才)等为代表的余名优秀毕业生,校友网排名全国32名,行业认可度高。

●专业定位

立足西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对接“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建设国家一流专业,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良好职业道德、宽广国际化视野、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与复合型药学高层次人才。学生毕业5年后预期能在药物研究与开发、评价、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用药指导、营销等领域从事药物提取分离、设计与合成、药理评价、剂型设计与制备、质量检验与评价、医院制剂、新药申报及管理、药学服务、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

●历史沿革

西南大学药学院是拥有百余年办学历史的西南大学合并组建后,于年4月30日成立。人才培养体系完整。学院现有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年),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年),有药学(年)、中药学(年)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中药学(年)和制药工程(年)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药学(年)和制药工程(年)二个本科专业,年药学专业通过专业认证,年药学专业成为重庆市首批本科一流专业立项建设项目。药学学科已成为国家生物学一流学科的重要支撑学科、重庆市重点学科和西南大学一流培育学科。构建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89人,其中专任教师70名,包括教授31名、副教授26名;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3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62人,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52人。现有教师中,有国家杰青、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优青、青年国家级人才各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5人,重庆市巴渝学者4人,重庆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重庆市百人计划2人,基本形成了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

  

  

  

学科平台与科学研究

现有2个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和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各1个,其他省部级科研平台5个,与企业合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学院教师先后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余项。其中,十二五以来,获准省部级及其以上项目70余项,横向项目90余项,项目经费总计达余万元;在A类及其以上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余篇,其中SCI检索收录论文篇;获得发明专利80余项,省部级奖励4项,获批新药临床批件3项。科研平台初具雏形,科学研究卓有成效。

  

  

  

国际交流

一方面,学院积极鼓励教师出国交流访学、聘请外籍专家来校任教,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学术讲座等吸引国际知名专家来院访问,提升学院国际影响力。学院先后与泰国孔敬大学药学院签署学术交流合作协议;与爱尔兰卡洛理工学院联合开展“3+1生物制药本科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已连续两年选派学生前往爱尔兰卡洛理工学院和泰国孔敬大学进行交换学习。随着对外交流合作的深入和发展,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加大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力度。组建了远志全英文创新实验班,实施全英文教学、个性化培养。近5年来,先后有余名学生赴美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攻读学位或短期交流。国际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项目日益规范,合作层次更加深入,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

  

  

  

办学特色

01

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开展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改革。发挥我校心理学、文学、艺术等学科优势,必修人文通识课程,培养学生的“师范生素养”;通过基于药文化和药热点的课程思政、经典文献导读、医药文化节、医药健康知识进社区、关爱老人安全用药、青少年毒品教育、阳光体训等活动厚植德育于教与学的全过程,回归药学教育诚实守信,勇于创新,制造良心药,用好安全药的初心。

02

对接新兴学科,打造核心课程体系,强化考核评价体系,提升学生专业核心竞争力。每2年开展一次培养方案修订。版培养方案参照国家标准和“六卓越一拔尖2.0”精神,构建覆盖生命全周期的药学课程体系;以学校生物学国家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提高生物学基础课比重,将引领现代药物发展的《生物技术药物学》设置为专业核心课程,在创新班设置科研训练项目替代课程学分;加强课程内涵建设打造“金课”,实行小班化、案例式、研究型教学;提高学业挑战度,增加多元化形成性评价考核方式,建立毕业论文查重与盲审制,强化毕业达成度分析。

03

构建虚实结合的药学实践实验体系,夯实学生实践能力。依托国家级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展“基础→设计性→综合性→毕业论文”递进式实验,“药房认知→GMP实训→专业实习”实践与“实验技能大赛、创新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学科竞赛”等。依托国家级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体内药效等20个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以成药性为主线,坚持开设从原料到制剂、工艺到评价、讲授式到自助式的药学综合大实验。

04

实施全英文拔尖创新计划,拓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国际视野。年开设创新模块,年实施专业课全英文教学。与爱尔兰卡洛理工学院开展“3+1”双学位项目;与泰国孔敬大学互派交换生;邀请国外专家开设暑期课程。强化拔尖创新课程体系改革,必修创新创业环节,开展创新创业论坛、创业训练营、创业大赛等。

  

  

  

人才培养质量

每年招收普通本科学生名左右,硕士研究生90名左右,博士研究生12名;有国家首次表彰的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西南大学教学名师1人;有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10余人次荣获省级和校级教学优秀成果奖和教学优秀奖。本科学生在“挑战杯”、“全国药苑论坛”、“制药工程杯”等全国性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共20余项;本科学生发表科研论文40多篇,研究生发表科研论文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余篇;研究生学术贡献连续几年位居全校前5,获得重庆市和校级优秀博士硕士论文20余篇;学院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达95%以上,就业单位涵盖了国内知名制药企业;本科学生考研录取率达40%左右,就读学校涵盖了国内著名药学高校。用人单位对学院输送的人才反馈良好。

学子说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院训

“治”,《说文解字》云:“水出东莱,曲城阳丘,山南入海”;“至”,《大学》云:“必使学者极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治学治药”如治水,治水的真谛在“入海”;“至真至善”即“极真极善”,追求极致,学无止境,止于至善而已矣。此《大学》谓“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之意也。

“治学治药”是我们的事业,“至真至善”是我们的理想。事业具体而微,理想远大而诚。诚心正意、格物致知而同于大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yelunwena.com/lwzy/418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