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_论文题目 >> 论文规范 >> 正文 >> 正文

我与学会纪念文选二十三关于学会

来源:毕业论文_论文题目 时间:2021-10-20

今年是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成立40周年。为了记述学会40年来奋斗和成长的历程,展现学会人求索和奉献的风貌,我们将陆续刊载参与学会创立和发展各阶段亲历者的纪念文章。

今天刊出边振瑚副会长的文章——《关于学会的点滴记忆》。

关于学会的点滴记忆

边振瑚

年3月,我奉商务部人事司通知到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报到,开启了自己职业生涯又一段旅程。自到岗以来,我自感较快地进入了工作的角色,融入了学会的团队。冥冥之中我一直感到与学会是机缘天定,缘分颇深。学会现办公地——安外东后巷28号,是我毕业来京入职经贸部工作与生活的第一站,也是我就职的国际贸易研究所(现商务部研究院前身)的大本营。几十年间,我工作岗位几经变动,“脱单”后即搬离了院中温馨热闹的单身宿舍大家庭,但对这所大院时常萦怀于心,对学会给予我的培养教益更是倍加感念。

我与学会的缘分从年入职贸研所就开始了。在贸研所中国对外贸易研究室工作,有些处(室)领导身兼学会职务,这是我认识了解学会的“官方渠道”。先后任学会理事、副秘书长的杨继孝、李维城二位领导,经常介绍学会和学会工作情况,我作为处里的“小字辈”,亦可得便阅读学习学会有关活动的资料。在“遇热”的基础上,逐渐有机会随处(室)领导参与学会一些调研课题的工作,这些课题恰好多与所里和处(室)重点工作合拍,如扩大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建立和完善出口生产体系以扩大出口、研究和提出鼓励地方和企业扩大出口政策等题目。这些经历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自己从事研究工作算是开始起步了。

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一是在年五六月间,我随本处李雨时同志(曾任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参加学会一次工作会议。会议规模不大,在时任会长周化民老部长办公室讨论鼓励扩大出口的课题相关工作安排。课题负责人做工作汇报,李雨时等作补充发言,与会几位同志交流很热烈、很认真,会议讨论的内容和方式、氛围令我印象深刻。其间,路过周部长办公室的刘希文老部长(学会顾问)应邀入座。刘部长是开拓新中国对日贸易的老前辈,他结合讨论议题强调了几点:一是扩大出口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基础,应该下功夫研究务实管用的鼓励政策;二是重视地方政府发展和支持外贸的积极性;三是在鼓励扩大出口的同时,必须维护良好的外贸秩序。周部长作总结时指出,课题调研要紧扣中央决策和经贸部中心工作,而扩大出口就是重中之重。调研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要从概念出发,不要想当然。鉴于课题参与人员多为院(所)研究人员,周部长特别强调要请部里业务司局参与和指导,多听专业总公司和各级各类外贸企业的意见。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省部级领导,聆听他们朴实而有见地、站位高、很务实的谈话。会议气氛好,效果也很好。我在随李雨时领受任务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对学会工作的认知和了解。周、刘二位老部长是老革命,外贸战线的资深领导,当时均已退居二线,但他们对外贸事业的情怀依旧,对学会调研工作仍认真负责、尽心竭力,令人十分感佩。此后,在我参加的几次学会年会上都有幸聆听周部长讲话,印象历久弥深,从中受到多方面的教益。

◎年9月作者(前排左1)出席学会年会与外经贸部老领导、学会领导和部分代表合影

另一件事是与几位同事参加学会首届征文活动。年,学会组织首届“中国外贸发展与改革”征文活动,开创了中国学术团体学术活动的先河。活动通知发出以后,全国学术界、各级外经贸部门、外经贸企业无不积极支持,热烈响应。我所在的国际贸易研究所,是国际贸易学会发起单位之一,所领导及一些部(室)领导兼任学会领导职务,对学会征文活动十分重视。作为所里年轻的研究人员,我和许多同龄同事对参加征文活动充满热情和期待,都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得到锻炼和检验,也希望借此拓展视野和交流交往空间,更好地学习提高。我在中国外贸研究室工作,平时与兄弟部(室)年轻同志少不了“指点江山”,“中国外贸发展与改革”征文主题恰是算“本工本行”。经苏东研究室李钢等同志倡议,约集志同道合、兴趣相投的日本室金柏松、美大室徐斌、欧洲室邱平同志,聚焦平时交流议论较多、社会颇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yelunwena.com/lwgf/426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