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区域智慧教育新生态论坛上,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任昌山就“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作了主旨报告。
任昌山处长介绍了“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的进展情况,及首批每个创建区域的建设特色和面临的挑战,同时,对“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的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起源于年4月教育部发布实施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把“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列入八大行动,提出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示范。依据行动计划,创新区域教育发展机制,打造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新格局,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人才支撑,为构建智慧社会奠定基础。
现场,教育部成立的“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专家组对每个经过实地考察的创建区域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并给出不同的定位和建议。其中,年入选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项目名单的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接受了专家组评估。经过两年多时间发展,武侯区纵深推进智慧教育“新三态”变革,已逐渐形成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新途径和新模式。
随着我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对更高质量、更为公平、更为多样的教育需求愈发迫切。作为科技手段之一,大数据应用于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育的难点、痛点。早在年,成都寻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寻道科技”)就和成都市武侯区开展了合作。依托公司大数据平台建设能力,为武侯区建设了“大数据监测平台”、“大数据监测平台”二期,帮助武侯区进行教育状况监测,并以可视化形式呈现,为教育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寻道科技为武侯区搭建的“武侯智慧教育大脑”,以数据大脑推动智慧教育,领跑教育治理新样态。01
“数据”破壁,实施数据融通工程
通过前期深入调研,寻道科技将“武侯智慧教育大脑”首期建设重点放在“破壁”上。通过整合各级各类教育数据,打破“信息孤岛”,建立统一数据标准、统一用户体系,从而实现数据互联,为教育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智慧大脑由区级数据枢纽、区级应用中台、各试点学校的小型数据中心、教师数据画像应用系统、学生数据画像应用系统等共同构成。根据“智慧大脑”的建设规划,数据深度打通工作正在持续推进中,预计将于年底前全面完成实现分散在各部门的各级教育网络系统单点登录、数据融通工程。02
"数据说话",重塑教育治理新样态
数据治理与应用,是“智慧大脑”发挥的重要作用之一。通过一年的研究实践,寻道科技助力武侯区加强大数据在教育发展监测、督导评估、智能装备管理、近视防控等10余个应用场景中的作用,并取得一定成效。由于教育现代化、均衡化是成都市评价县域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考核目标,涉及诸多数据和算法。为帮助武侯区进一步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寻道科技将其作为“武侯智慧大脑”建设中的重点场景进行打造。通过将历年的数据和指标算法写入平台,比较其他区域发展趋势和每个学校发展的不足之处,精准找到发展弱项,针对问题有的放矢,进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图中数据为演示数据区域智能治理和校级智能治理亦密不可分,如何将区、校两级平台场景打通,更好地融合数据也是数据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收集到的学校数据将统一汇聚到区域中心存储、分析,为区域决策提供依据,区域再将整理后的数据反馈学校,赋能学校发展。通过上述数据治理流程,实现区域智能治理和校级智能治理的高度融合。03
“数据赋能”
为智慧教育发展贡献“武侯经验”
“智慧大脑”的建设目标是建设成为区域教育信息全覆盖,具有高度智能化功能的大数据融合应用平台。寻道科技为武侯区搭建的“武侯智慧教育大脑”将对武侯区教育局各部门教育信息化系统的数据进行集群采集和存储,进行结构化、可视化呈现,构建成大数据融合平台,进而强化数据的智能分析、动态监测,实现对武侯教育异常情况的智能预警、关键问题的智慧决策、重大事件的协同处置,使之成为武侯教育的服务中心、治理中心和应急中心。做到可预警、可决策、可上报、可指挥。“随着智慧大脑建立、做到数据精准化、达到数据的精准应用等工作的层层推进,最终实现让教育数据服务于师生、学校、教育、家庭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全面提升区域教育治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形成‘一站式’教育公共服务。”武侯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寻道科技搭建的“武侯智慧教育大脑”基础下,未来五年,武侯区将形成一套完整的智慧教育体系。依托“一个大脑、两个画像”支撑起智慧教学新生态、教育服务新样态、智能治理新形态,为全国的智慧教育发展贡献“武侯智慧”和“武侯经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iyelunwena.com/lwgf/42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