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祖国优秀古建文化,古建筑斗拱学堂特举办线上文博建筑学专业教学。一期课程为《营造法式》和《古建斗拱》两门课程,通过专业系统化学习,可掌握中国古建筑理论、宋《营造法式》、中国古建斗拱断代及设计等核心技术。可极大提高文博、建筑学硕博考研水平及科研能力,为申报专项科研基金早出获奖成果奠定坚实基础。
02课件特点:线上长期循环教学,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专业化系统化,内容充实,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践,实用性强。
03针对人群:文博、建筑学硕博考研学生、文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文物保护工程考试人员、古建园林建筑设计师、建筑商业地产规划设计师。
04学习周期及时间安排:两门课共个专题,交替授课。可自控进度可集中突击。随到随学,终生学习时间不限。课时安排,总计课时。
在网络教育平台授课或录播。适当布置作业,学生要按时交作业,参加期末考试。(根据实际情况,对课题及授课时间可作临时调整)。
高级班课程内容大纲:1、中日文物建筑修缮保护设计理念差别
2、斗拱的位置与斗拱组合
3、偷心造与计心造斗栱
4、昂类构件解析
5、斗拱卷杀及其应用
6、异形栱、华头子等解析
7、华栱等栱类构件解析
8、斗拱与铺作的区别
9、栌斗等斗类构件解析
10、叉手深入解析
11、下昂、由昂解析
12、上昂、
13、批竹昂、琴面昂
14、大木构架与斗拱组合节点类型
15、柱头斗拱
16、补间斗拱
17、转角斗拱
18、宋式七铺作双杪双下昂斗拱设计
19、斜栱解析
20、斗拱出跳解析
21、单材拱足材拱
22、大木构架与斗拱组合
23、斗,拱与耍头的关系深度解析
24、清代斗拱解析
25、十一踩五翘品字斗拱解析
27、中国古建筑及斗拱专业理论研究
28、中国古代建筑及斗拱形制特点;
29、斗拱数值序列解析;
30、早期实例多种斗拱形制解析;
31、斗拱设计中材份值与营造尺寸的区别与换算;
32、梁栿斗拱形制特点与设计;
33、仿古建筑设计中如何处理斗拱的跳数、铺数、层数关系;
34、斗拱设计中为什么要减少出跳份数?
35、最复杂的八铺作重栱计心造斗拱设计原理;
36、古建筑设计中对铺作欠缺序数的重要补充及原理分析;
37、斗拱设计数序详解;
38、斗拱材份制度与设计运用;
39、清代斗口制度深入解读与设计运用;
40、古建筑斗拱榫卯及制作安装;
41、中国古建筑历史沿革及断代技术;
42、唐代斗拱断代;
43、五代斗拱断代;
44、辽代斗拱断代;
45、宋代斗拱断代;
46、金代斗拱断代;
47、元代斗拱断代;
48、明清斗拱断代;
49、宋《营造法式》斗拱与实例斗拱的对比研究;
50、斗拱公式与铺作公式在古建筑设计中的总结及运用;
51、古建筑设计中如何把握斗拱的结构功能作用;
52、中国古建筑礼制等级与装饰作用;
53、古建筑环境规划及选址设计;
54、文物建筑维修保护工程斗拱保护专业技能;
55、中国古建筑美学及斗拱的民俗文化概念。
56、总复习,考试。
《营造法式》和文博古建专业理论内容提纲1、《营造法式》总体介绍,成书背景,作者,全书内容简介;
2、劄子,进新修《营造法式》序;
3、营造法式第一卷总释上,宫,阙;
4、殿,堂,楼,亭,台榭;
5、城,墙,柱础,定平,取正;
6、材,栱,飞昂,爵头;
7、枓,铺作,平坐;
8、梁,柱。阳马。侏儒柱。斜柱;
9、第二卷总释下,栋,两际,搏风,柎,椽,檐;
10、举折;
11、门,乌头门,华表,窗;
12、平棋;
13、斗八藻井;
14、钩阑,拒马叉子;
15、屏风,露篱;
16、鸱尾,瓦,涂;
17、彩画上;
18、彩画下;
19、阶,砖,井;
20、第四卷大木作制度一;
21、材上;
22、材下;
23、栱上;
24、栱下;
25、飞昂;
26、爵头;
27、总铺作次序;
28、文物建筑勘察测绘技术与法式测量;
29、怎样组织博物馆展览
30、怎样进行全省文物普查工作,
31、营造法式与山西古建实例的对比研究
32、古建筑施工图的绘制和图纸的审核
33、大木构件的加固与修配方法,
34、怎样制定规范的文物保护单位总体保护规划方案与修缮设计方案,
35、文物建筑中古代彩塑的制作与修复
36、佛寺中佛菩萨像设及手印解读;
37、寺观壁画内容分析研究,
38、寺观壁画的揭取与保护技术
39、寺观与墓葬壁画临摹技术;
40、古建筑彩画内容与样式,
41、古建筑彩画方法及颜料性能运用等。
42、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落架大修实例解读上,
4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落架大修实例解读下,
44、山西早期木构建筑历史特征
45、山西工匠地方营造技术
46、文物保护单位怎样申报落实维修保护资金,
47、文物保护单位怎样晋升保护级别,
48、文物单位怎样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49、普通古建筑施工企业怎样成功晋升高级资质级别,
50、总复习,考试。
课程试听:
授课老师简介:特聘资深文博古建专业讲师王永先老师授课。王老师从事文物古建保护研究40多年,参加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台佛光寺、朔州崇福寺、解州关帝庙、晋祠圣母殿、浑源悬空寺等百余处国宝古建筑的规划保护设计和修缮工程。从事平遥古城保护及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被政府刻入《平遥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纪念碑》中。曾赴德、法、意大利、日本等20多国进行中外古建筑比较研究,实地考察上千座中外古建筑,拍摄绘制图照数万张。完成《斗栱学》《佛光寺品鉴》等80多万字书稿拟将出版。多次参加国家文物局及省文物部门组织的应县木塔修缮论证会,为原应县木塔修缮工程领导组成员、文博古建专家,多年在大学讲授文博古建筑保护专业课程。
曾任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山西省文物局古建工程管理总负责人、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会员、中国易经研究学会会员、山西省文物美学会秘书长、山西省美学会副会长。独著或合著出版《唐五代木构建筑》《平遥双林寺》《山西文物精品典藏.寺观彩塑》《山西古代彩塑品赏》《天龙山石窟》《古代壁画临摹技术》《古代彩塑制作工艺》等多种专著及论文,发表古建照片上千张。合著《朔州古刹崇福寺.中国精致建筑》丛书荣膺年度“中国最美图书”,艺学成就被收入《中国美术家人名大辞典》。
独立和合著发表部分作品:年10月16日开课
原价元,11月底之前为元,到时恢复原价,两人成团,团购价每人可优惠元。
如需要辅导硕博论文的同学可私信
(网络课程无法退费,请充分理解后报名参加!)
报名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yelunwena.com/lwgf/43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