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_论文题目 >> 论文要求 >> 正文 >> 正文

医生被逼写论文系苏联遗毒深入骨髓

来源:毕业论文_论文题目 时间:2020-3-8

本期导读:近日,临床医生被逼写学术论文这一现象,再次引起热议。

这源于药理学家、秦伯益院士的撰文:“一般认为,医生做学位论文,学些研究工作的基本功,是有用的。但如果在学位论文上花的时间代价太大,则会严重影响医生在最佳时期提高临床能力……现在中国的年轻医生上班时忙于看病、安抚患者、警惕医闹、疲于检查、应付评比、积极完成创收指标;回家后杂务成堆、亲人埋怨、孩子辅导、丈母娘唠叨,忙得焦头烂额、心力交瘁。在这样的职业生态中,面临论文、学位、晋升等压力,个别人就急不择路……”

“弊政不去,恶果难除;旧制不改,新政难立。是时候了!应该总结临床职称晋升制度和临床医学学位制度实行40年来的经验教训。”

论文医生既爱且恨

论文,确实让中国医生既爱且恨!爱之,因为获得学位职称晋升必不可少;恨之,因为书写论文完全是无奈之举。

论文与学位及职称晋升有关,学位、职称又与待遇有关,由此形成了利益链。在利益至上的今天,为了论文,当然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年,国际学术期刊《肿瘤生物学》(TumorBiology)一次性撤回中国学者发表在该刊上的篇论文(发表时间为~年),且事件涉及者多为代表中国最高医医院的医生,这让中国学术界灰头土脸,尊严全无。

但更令中国医界感到难堪的是,这些医生只是造假医生的冰山一角。为什么这么多的医生为了一纸论文铤而走险,这一现象背后的制度原因,值得深思。

逼着临床医生写论文属于苏联遗毒

近日,药理学家、秦伯益院士撰文指出,逼着临床医生写学术论文,是特殊时期照搬苏联制度的遗毒。

我国的医学学位制度的演变,大概可分为三个时期,但都脱胎于苏联模式,没有大的革新。

第一时期:完全照搬苏联模式

秦院士写道,我国现行的临床医学学位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时照搬的苏联模式。三年硕士,再攻读博士。学位与职称晋升挂钩,没有硕士学位不能晋升主治医师,没有博士学位不能晋升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在这一制度的威逼下,年轻医生只得先做研究生拿学位。

中国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制度,必然会陷入了一种“博士不会看病,会看病的没有博士学位”的窘境。

年,教育部恢复研究生制度;年,照搬苏联模式,实施“学位条例”。

彭瑞骢教授回忆:“恢复研究生招生之初,我参加过一些教育部的会议。对于完全参照苏联的副博士制度来培养医学硕士,曾提出异议,建议医学硕士学位需要特殊考。我当时就认为,中国的硕士学位如果照搬苏联的模式的话,实际上就是所谓的科学硕士,需要按照作论文、进行答辩这样的程序培养。然而,当时人微言轻,未能引起学位委员会的重视。理工科的专家们完全听不进去,觉得‘你们医科学位太特殊了,我们这学位委员会搞不了’,所以最后都得按着统一模式做。”

简而言之,照搬了苏联模式,无论是否做临床工作,凡医学硕士,一律需要写论文做答辩。

这一医学硕士培养基调,一旦确定,影响深远,想要改变难于上青天,40年后的今天,这一制度依然在实施。

这种做法,无疑问题多多。任何一个国家,对临床医学工作者的需求数量,远远大于科研工作者。而一个合格的临床医学工作者需要技艺,与一个合格的科研医学工作者需要的素养,相去甚远。

第二时期:小幅改良苏联模式

这一医生培养制度实施的次年,也就是年,很多业内人士提出了了反对意见,反复强调:“照这个办法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是不会看病的。”

年,终于对苏联模式进行了小幅度的修改,出台了新规定。

新政策将医学博士研究生分成两类:一类以培养科研能力为主,授予“医学博士”学位;一类以培养临床治病能力为主,授予“医学博士(临床医学)学位”。

医学博士学位,仍按旧办法培养。医学博士(临床医学)学位,按新办法分段连续培养。前两年“轮转本学科主要专科方向的临床医疗工作”,也就是做临床训练;后2~3年,学完全部学位课程并参加临床教学工作,“完成一篇有一定水平的学位论文”。

简单说来,将基础医学博士(做研究工作)与临床医学博士(做临床工作)分开培养。分开虽然是分开了,但论文还是要写,答辩也还是要做。

这种区分,字面上看起来似乎更合理,但操作起来问题很多。

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年的一篇论文坦承,本校自年以来毕业的临床医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普遍存在临床实践工作能力差的问题:被分配到科研单位的毕业生,能发挥作用;医院,则不能适应临床医疗工作的实际需要,不得不“回炉”,重新补充临床医疗技能。

对于这一做法,很多研究生导师认为过于理想主义,不具备可操作性。他们认为:“在短短4年~5年内,要培养一名临床上达到初年主治医师水平,同时念完不少于5门的学位课程,还要进行科研训练,完成一篇具有一定论文水平的研究生,在时间上难以安排,培养要求也难以达到,其结果可能出现‘三不’现象,即临床能力达不到同年住院医师水平;学位课程不深不透;科研训练不如‘科研型’研究生。”

这次针对苏联模式的小修小补,并没有解决高水平临床医学人才短缺的问题。

第三时期:苏联模式毒害深入骨髓论文绑定临床医生职称评定

年,再次对苏联模式进行改良,并基本沿用至今。

新办法将医学学位区分为:医学专业学位(临床)与医学科学学位(科研),前者培养能看病的医生,后者培养医学研究者。

新办法在形式上借鉴欧美日的经验,但骨子里仍是苏联老大哥的理念——临床医生想要获得“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仍然需要写论文,做答辩。

当然,新办法“降低”了临床医生的论文标准,允许其学位论文“可以是病例分析报告或文献综述”。

但这种“降低”并没有什么用。年的一项基于40所医学院校的调查显示,近6成院校,临床硕士研究生在实验室做的科研,与自己的学位类型无关,而是由导师个人的课题决定;有1/4的学校,对临床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要求,与科研型硕士研究生一致。

在歧途上越走越远的是,要求临床医生写论文这种遗毒,进一步侵袭到了临床医生的职称评定领域。

有调查显示,26.87%的医生表示,中级职称评定需要1篇核心期刊论文;23.55%的医生表示,需要2篇核心期刊。副高级职称的评定,31.54%的医生需要2篇核心期刊;23.08%的医生需要3篇核心期刊,18.41%医生必须发表SCI论文。至于高级职称,多数机构必须发表2篇以上的核心期刊论文。

这种“核心期刊论文”,显然不是“病例分析报告或文献综述”所能打发。

于是乎,临床硕士博士不会看病,见怪不怪;屡出论文剽窃抄袭丑闻,偶然中有着必然。

因此,终结“要求临床医生写学术论文”这种历史遗毒,刻不容缓!希望各有关部门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听取意见,大胆革除一切弊政,给年轻医生以充分施展的空间,创造辉煌。

(环球医学编辑:贾朝娟)

★绑定医纬达







































长白癜风是怎么回事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slingdong.com/lwyq/390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