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晴天和雨天
作者:丁小点点编辑:学妹
写在前面
相信没有读过博士的人都会好奇,读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我即将拿到博士学位证书之际,回首博士期间经历的人和事,感慨颇多,今天我希望能尽量客观、全面地为大家展示女博士学习和生活的全貌。
我本科毕业后,被保送到北大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简称直博,学制5年。
刚入学那个时候我还沉浸在自己已经是一名北大学生的骄傲与喜悦之中,回到老家,跟乡亲们说起,都是这样式的画风:
在哪上学呀?
我一般谦虚地回答,在北京。实则心跳已经开始加快,因为预料下一个问题一定是,北京哪个学校呀?
北大。哇哦,通常我话音落下之后,会伴随5秒左右的全场肃静状态。有的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能还要再确认一遍。
哎,怪不好意思的。因为我感觉大家对北大博士另眼相看,主要是觉得:
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中国顶尖学府,仿佛就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你你你已经被录取了?还读博士?
哇,那你的知识储备得有多么深厚啊,你研究的东西得有多么精尖端啊,你是咋考上的啊,你的各门功课肯定都学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了啊!!
我二十一岁开始读博,正是懵懂天真的年纪。那时候我仿佛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读博,更没有认真掂量家乡的亲戚们对我的期盼和定位。因为刚刚入学,离毕业还早,所以学习完全没有压力,只是按部就班地参与导师的课题,完成导师交付的任务。又因为我本科不是在北京读的,且高中同宿舍的姐妹恰巧多在京上学,所以空闲时间我们便相约体验首都的繁华和发达。我们在南锣鼓巷被北京卫视采访过观《芈月传》有感,
在蓝色港湾感受元旦冰灯展的绚烂,
周末早上刚睁眼就飞奔去怀柔领略青龙峡飞泻的瀑布和碧蓝的池水,
初雪星星点点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赏雪外加一次突如其来的逛街……
后来我渐渐融入了导师的课题组,和师兄弟姐妹们一起学习、一起干活、一起玩闹,一起在教师节给老师准备惊喜,也一起背着老师在办公室吃火锅……
说起吃火锅,我刚看到我日记本上记着一件小事儿:
今日火锅局,我们要煮鹌鹑蛋,不小心掉了一个,同学见状,说:瞎,一两银子一个!
哈哈,实在是咱们没有涮茄子的习惯,要不他还不顺着就介绍如何拿新下来的茄子做茄鲞了?
你看,我们博士的日常也挺文艺的不是,也不记得那天夹掉了鹌鹑蛋的孩子是谁,有没有因为被说成刘姥姥而恼了这位同学。但拿着红楼梦里的桥段聊天,又接地气,又有种穿越历史的共鸣。原著里是鸽子蛋还有一次,我们为了课题任务去出差。我在给大家分配工作,一个同学态度不是很认真(当然也没有很不认真)。
我提醒道(当然我们是友好交谈):记清楚自己的任务,要是完成不了,小心师姐给你穿小鞋。本以为能给他提个醒,呵呵,我想多了。
他说:没事,我脚小。。。
真是让人脑壳痛,哈哈。
现在想起来,这些轻松的时光竟离我远去了好多年。
随着毕业临近,我逐渐增加了自己每天的工作量。
博士们的毕业课题启动之后,大概都会进入一种状态:他们常常变得『六亲不认』,这个世界仿佛只剩下毕业论文,一切娱乐啦、过节啦都与我无关;身边的人都要为我的论文尽点力,否则就是和我过不去!
不信我随便给你展示一下我们博士宿舍的一幕:某日晚上10点,室友刚从实验室回来,跟她老公打想我没¥%……这是人家私事儿啊,嘿嘿,我也就没听了,专心写论文。。。突然间,谈话内容引起了我的注意!昨天我问你的程序代码帮我写了嘛?我要用今天的实验数据运行一下。(对方发来代码)你能给我解释一下这行代码是啥意思不?(对方解释)我不是这个意思呀,你怎么没考虑那个xxx基因的作用呢?这个可是关键哎~旁白:我室友的专业是肿瘤基因相关的,她老公纯属学数学的。。。我都能想象他老公听到xxx基因时那一头雾水,于是室友着急了:你能不能自己多看看文献啊……我内心:What??!!你让人家学数学的看肿瘤基因的文献?!哈哈哈心好痛后来我室友很淡定地开始娓娓道来:你知道为什么xxx基因很重要吗?因为我的实验结果显示……成纤维细胞变成了骨细胞的形态,这个改变主要就是由那个基因决定的。哇哦。。。累了一天,大晚上的,本是小两口谈情说爱的时间,硬生生变成了医学夜大。写论文的过程着实充满了心酸,每个人都要承受体力和智力的双重考验。但毕竟论文不是生活的全部,而且2~3年持续运转,这么下去得出事儿啊。好在我周围的姐妹都特擅长给自己的生活添点佐料。这些女博士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做得了实验,画得了眼线;都有一双火眼金睛,能锁定代码里的bug,也能分得清口红的色号。我自己本来是不太注重衣着打扮的,对化妆品和服饰品牌的认知还停留在美宝莲和阿依莲的地步,哎呀麻鸭,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刚穿越过来的。直到我在出国联合培养之后,遇到了几个小伙伴,她们都是国内一流学校的博士生。我到国外的第二天正好要开组会,那天是小C汇报工作,除了她流畅的英文和严密的逻辑让人忍不住赞叹,她姣好的妆容、格子花纹的半身裙、素雅的小高跟也让我印象深刻。本来我以为她是为了那天汇报才精心打扮的,后来才发现,这个女孩几乎每天都会把自己收拾得像要去参加颁奖典礼。据我的不完全统计,她的耳环至少可以一个月不重样。哦忘了介绍,小C学的是偏经济类的专业,经济啦商业啦这些专业的同学可能的确比较注重形象。那你说我那个学医的同学小L,日日夜夜白大褂不离身,但这孩子执着到每天都要换一套衣服,精心搭配。她们给我讲了她们的故事,小C说她会穿着小高跟去给本科生讲3个小时的习题课,小L说她每天都会给病人留下带着腮红的温暖的微笑……除了外表,她们也是可可爱爱的人,内心柔软而精致。我从国外回来后换了新宿舍,一直没有机会加上新室友的转载请注明:http://www.biyelunwena.com/lwzd/41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