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_论文题目 >> 论文装订 >> 正文 >> 正文

毕业论文致谢留句话给岁月

来源:毕业论文_论文题目 时间:2022-2-14

在复旦求学数载,你曾被什么打动过?

一个清晨,一抹树荫,挥一挥手,这里那里,某个拥挤的教室里,仍留着那些一起熬过的夜、一起谈过的天。好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散落天南海北,但没有离开。

如果说毕业是一场漫长的告别,那就在毕业论文的末端,留下最后也最动人的致谢。

“渡口边旁找不到一朵相送的花,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而明日,明日又天涯。”

编辑

赵婧然

莫静莹林泓言

记者

莫静莹林泓言

01行文至此,落笔为终八年,三个校区,医院,一百五十多页的博士论文。从癸巳盛夏,到辛丑暮春,临床医学(八年制)届毕业生陈天总以为“来日方长”的漫漫学医路,恍惚间已走到终点。八年来,陈天一共修了近三百个学分,成绩单厚重到连学校提供的模板纸都要打印两大张,学位申请书里根本贴不下,一如这八年的青春故事,这样漫长。“当我进入医业时,我郑重地保证自己要奉献一切为人类服务。”初入校园时,陈天怀着“救死扶伤“的信念,满怀信心地开启了他的医学生涯。然而即使对“又苦又漫长”的八年医路有所预期,亲身经历这一遭后,陈天仍深感其中艰辛不易。尤其搬回枫林后,课表总是很满,课后还得复习,期末季熬到油尽灯枯。在局部解剖学课上,陈天被高浓度福尔马林熏到连连咳嗽,严重的过敏反应使他在夜里也无法安眠。进入临床实习前,十七联考持续两个月,比上海的梅雨季还要缠绵恼人。博士阶段的学习生活更是像误入湍急暗流,时而被推着向前走,时而因礁石而困在中途,等待救援。由于没有本科和硕士论文的相关经验,陈天的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推进的异常困难,选题方向一筹莫展,报告撰写毫无头绪。在那一周中,陈天的导师几乎每天都抽出时间和他面对面交流。受到疫情影响,本应在去年1月就开始实验的陈天在家中原地待命至7月才得以返校。为了弥补进度,他自返校后便一直埋头赶路,几个月间一直不是做实验,写论文,就是在看文献,学习各类作图统计软件。春节假期时,他仍在实验室中和师姐赶工新增的部分实验。从初稿到终稿,陈天的论文一共经历了12稿的修改,重复率从16.1%最终下降到0.5%。在深夜敲完论文的最后一个字时,陈天只觉得“有被自己感动到”,八年的长学制让毕业显得遥遥无期,“但完成论文的那一刻觉得确实快了”。

论文形成后的8稿5月25号,陈天顺利通过例如了毕业论文答辩,鲜少流连社交网络的他在朋友圈发文纪念。配文“八年青春打马而过,保持热爱奔赴山海。”而他的上一条朋友圈,还是去年中秋国庆双节时,他在手术室里忙到后半夜,中央控制系统屏幕上绿光荧荧,显示着北京时间“2:10:33”的字样。对医院外科基地进行规培的陈天而言,这样的日子仍会是他的日常。从医之路漫漫,历经八年取得博士学位也仅是人生新阶段的一个起点,“不道一句珍重,只因倍加热爱”。

医院八年时间,复旦的每一幢教学楼几乎都翻新整修了一遍。从医学生到医生,从渴望救死扶伤到如今整日穿着白大褂,陈天似乎仍是入学时那个怀抱医学理想的少年,“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只是再念起誓言时,他多了几分郑重。而对于物理系的周之云(化名)而言,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像是一盘冒险游戏,他与各路好友并肩作战,和各种电脑系统斗智斗勇,最终有惊无险到达终点。他的毕业致谢里不仅有感激,还有无奈和吐槽。周之云坦言自己在完成毕业设计时“有些拖延症”,和同一课题组的另外两位同学相比,他总是得延后几天才能交上各种表格和报告。每周组会后,三人会和老师交流自己的毕业论文进展,相互借鉴数据分析方法,这无形中鞭策了周之云的论文进度。“正是在与他们两人的交流中我才能够在倦怠的时候提起精神,继续以十分的精神完成学业”。五一假期前夕,眼看数据处理工作即将完成,周之云便将毕业论文暂且搁置一旁,重新配置了电脑机器学习的环境,当他完成更新重新打开Windows时,出现了经典蓝屏重启界面。和Windows交手多时的周之云并没有将此放在心上,根据“小事重启,大事重装”的八字箴言,重启了电脑。谁知这一重启竟然再也无法进入系统了,他只好借室友电脑做了系统盘保存了数据,从傍晚折腾到凌晨两三点才将win10大致恢复,但Linux系统仍然无法进入。电脑还没修好,五一假期却如期来临了。天性豁达的周之云决定干脆先将麻烦事搁在一旁,选择和朋友出门骑车、爬山,“不带脑子地放松了三天”。返校后周之云下定决心开始修理Linux系统,却意外发现了之前一直被忽略的一个小问题,在bios中重新设置了一下,电脑便恢复正常了。

五一期间,周之云和朋友出游有惊无险,周之云的毕业论文终于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有感于这段经历,他在论文致谢的最后特地“感谢”了一番Win10系统,“正是在一次次的重装中,我维修电脑的技术得到了飞速提升,并让我迈出了转入Linux操作系统的第一步”。

周之云现在的电脑桌面壁纸提及Linux系统,周之云在致谢中也感谢了一路帮助他的室友们。他们推荐周之云去听毛迪林老师的Linux课程作为入门,一次次地催促他去学C、C++,并分享了许多学习资源,甚至有一段时间还准备拉着他去学机器学习,想要组队打kaggle——“用炫技般的操作带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并让我立志向他们看齐,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可能这就是大佬吧”,周之云笑着评论道。经历毕业论文的考验,成功解锁研究生新关卡的周之云也改变了不少。在某群昵称为“谁也不能阻止我摸鱼”的他谈及毕业计划时,对毕业旅游兴致不高,最希望的还是能够在暑假中拓展视野,增进学术水平,将来好好科研,多发文章。

02

回首毕业事,都付笑谈中

回想起自己当年的毕业论文,14级中文系的任累文直言:“太痛苦了,论文像是经历了漫长难产、到了预定日期不得不剖腹取出的孩子”。从17年12月开始构思,到18年6月定稿,中途是整整半年的艰辛打磨。任累文的毕业论文选择了一位妇孺皆知的诗人作为对象撰写专人研究,却发现自己被淹没在浩繁的文献海洋中——前人做过的相关研究实在是太多了。在文献海洋中沉浮了数月,中途改变了多次题目,她才终于在五月上岸,完成了初稿,并在后期不断查看文献,补充考证工作,推敲相关表述,才终于写出了一篇像模像样的论文。格式修改是她毕业论文的最后“惊险一跃”。和那些早早定稿的同学不同,她的论文脚注和参考文献都是提交前一天才开始整理。提交前一夜,她独自在宿舍整理一直到凌晨两点多,室友都已经熟睡。尽管已经完成了论文的基本内容,她依然担心自己的查重无法通过,而有流言说“致谢可以降重”,她便在困意和焦虑中敲下了论文的致谢。致谢中,她感谢了始终耐心地指导论文的导师。任累文回忆,那一届有五个同学找导师指导毕业论文。尽管只是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学生也并非都要走学术研究的道路,老师依然负责地给予每一个人细致的指导。但与此同时,老师的严格要求也让任累文倍感压力。他“特别擅长运用同侪压力鞭策我们,经常跟我说谁进展喜人,谁快写完了,你写得最慢。或者冷不防来一句:‘你这样的论文只能拿C’。私底下一合计,发现同学本人并不知道自己论文快写完了,而且不止一人被口头给过C。”谈到老师的严谨要求,她既深受感动,也心有余悸。

导师的严格要求除此之外,任累文还感谢了同学妈妈做的蛋黄酥。她提到,有位同学的妈妈很会做点心,经常给一起写论文的“革命战友”们送来水果和亲手制作的蛋黄酥,至少送过四次。蛋黄酥口味多样,装在粉色的纸袋里,纸盒塑料盖像旦苑点心铺陈列的点心,上面是精致的手写标签。任累文笑道:“大有雪中送炭之感”。于是,她在论文致谢中郑重写下:“我尤其要感谢徐学霸(朋友)妈妈的蛋黄酥,它成为我论文写作过程中为数不多的香甜回忆。”

同学妈妈送的蛋黄酥除了长辈的关爱,同学之间的情谊也难以忘怀。三年前,经济系就读的远风有感于当时内存条的疯狂涨价,敲定了有关的毕业论文选题,并开始着手写作。从入学之初他就因为热爱骑车参加了自行车协会,但毕业的压力让他无法再行万里路,远风只得窝在车协活动室中对着车协的“豪车”读万卷书。叶耀珍楼的车协活动室在五楼室,除了垒了两层的“豪车”外,还有修车工具、沙发、桌椅、防潮垫和睡袋等杂物。在工作日的白天,这里鲜少有人打扰,正适合远风写论文——此处“比较清净自由,思考的时候可以走来走去,写到一半累了还可以躺下休息”。

叶楼车协活动室与立志读博的学霸女友不同,远风在学业上钻研不深,毕业论文是他第一次写相对完整规范的学术文章,不知从何入手。好在女友分享了内容类似的经典论文加以参考,同时毕导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yelunwena.com/lwzd/431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