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_论文题目 >> 论文摘要 >> 正文 >> 正文

资讯同济大学中德经济法研究所及双硕士

来源:毕业论文_论文题目 时间:2018-5-19
1研究所概况

中德经济法研究所于年10月16日,由德国洪堡大学法学院、康斯坦茨大学法学院与同济大学法学院和中德学院,在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支持下联合设立,由高旭军教授任研究所所长,于馨淼副教授任副所长。目前共有研究人员22人,其中专职研究人员8位,国外兼职研究人员11位,国内兼职研究人员3位。所有专职研究人员均具有德国著名大学颁发的法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涉及德国及欧盟经济法的诸多领域。

同济大学中德经济法研究所主要致力于以下几方面的教学研究和交流工作:

第一,人才培养。承担中德法律双硕士学位项目的组织和落实,与德国合作大学一起培养兼通中德两国经济法、欧盟法以及法律文化和国际惯例的法律人才。至今为止,已经成功培养硕士生21名中德双学位学生,其中同济双学位毕业生13名,德方双学位毕业生(德国或其他国家国籍)8名。在中方的13名毕业生中,5名毕业生选择在德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其他就业于德资跨国律师事务所、法院和行政部门等。德方的8名毕业生则或者从事与中国有关的法律工作,或者在德国法院工作。

第二,学术研究。本研究所的研究重点包括但不限于中国、德国和欧盟的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至今为止,专职研究人员已经发表CSSCI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社科项目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

第三,推动国际交流。本研究所定期组织国际学术论坛,就各方共同感兴趣的热点问题与国内外同行开展学术交流。迄今为止,在每年轮流在上海、柏林和康斯坦茨举办的中德经济法比较论坛之外,研究所还与德国汉堡博锐思法学院、德国阿登纳基金会、上海法学会欧盟法研究会等成功地联合举办了《中国资本市场与外国投资―发展和实施模式的中德比较》国际研讨会;与巴登符腾堡州科技、经济与文化部部长率领的代表团举行中德圆桌讨论会畅谈中德双边经济纠纷的司法救济途径等。除此以外,研究所近年共邀请国内外20余位著名学者到同济讲学或做学术报告。

第四,定期出版论著。本所已经启动了德国当代经济法学名著的翻译工作,《法社会学》和《德国劳动法》已经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其它一批德国经典法学名著将在会陆续介绍给国内读者。

2中德法律双硕士学位项目

为了促进中德法律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法律人才,同济大学和柏林洪堡大学、康斯坦茨大学于年9月建立了以“中国法、德国法、欧盟法比较”为主要培养内容的双硕士项目。主要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1.招生人数和申请条件

本项目每年招生10人。申请者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a)拥有学士学位;

b)获得同济大学法学硕士入学资格;

c)具有良好的德语语言知识,上述两个德国大学硕士入学的(语言)条件是至少以16分通过德福(TestDaF)考试(即至少获得4个4分,特殊情况下,申请者在研一学年结束之时满足此条件即可)。

2.学习期限

本项目包括为期两年半的大学学习(对于德语零基础的学生一般需要外加1年学习德语时间)。第一学年在同济大学法学院进行,第二学年在洪堡大学或康斯坦茨大学。在国外大学学习结束后,学生回到同济大学并完成剩余的学期。

3.论文

学生将撰写一个学术性的硕士论文并通过国外和国内大学答辩。成绩评价以各合作方大学自己的考试条例中有关授予硕士头衔的规定为准。

4.费用

学生应缴纳同济大学学费。学生在柏林洪堡大学或康斯坦茨大学学习时应注册并缴纳相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哪家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slingdong.com/lwzy/37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