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画家YoshitomoNara(奈良美智)的娃娃系列,MoMA馆藏
圣诞快乐,一起聆听由Trans演绎的《ChristmasCanonRock》
这是论文大焖锅的一篇推送:
理解男性和女性为何会最终从不同的专业毕业,对理解男女工资差额的影响因素(如后续职业机会等)十分关键。既有文献认为,女性对负面反馈更敏感。由AdrianaD.Kugler,CatherineH.Tinsley和OlgaUkhaneva合作撰写的NBER最新工作论文“ChoiceofMajors:AreWomenReallyDifferentfromMen?”检验了女性是否比男性更易因成绩差而选择转专业。结果表明,男女因专业课成绩差而转专业的可能性相同。
作者调整了Oxoby()的职业选择模型以研究专业选择问题。在模型中,学生在一专业中持续学习的决定,受到自身能力的信号(专业课成绩)和内化了的“合适程度”(fit)信号(专业课的性别构成、社会环境的性别印象)的影响。当一个学生看到他/她所属的类型在某个专业被过度代表(overrepresent,即该性别在该专业的比例超过总体中的比例)的时候,他/她便会高估自己在该专业成功的可能性;反之则反。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的专业领域被视为具有男性气质的,因此得出三个研究假设:(1)学生会受到其成绩好的专业的吸引;(2)性别比不均衡的专业会鼓励多数性别高估其能力,使其即使在表现差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在该专业学习。(3)将STEM视为具有男性气质的刻板印象会加重类型偏误(type-basedbias),从而促使女性低估其在这些专业上的能力。
该研究利用美国东海岸一所私立大学-年在校生的教务信息(包括学生每学期的专业、所修课程、课程最终成绩、每门课的班级性别构成和教师性别构成)检验了上述假设。结果表明,高中的学业表现、教师的性别构成、专业的收入回报对转专业影响很小,男性和女性因为专业课成绩差而转专业的可能性相同。此外,在男性主导的专业,女性并未表现出和男性不同的转专业模式。在男性主导的专业,男性和女性对成绩差(第一个“不适合”的信号)的反应是一样的,因此尽管女性收到了第二个她们“不适合”的信号(女生人数少),她们仍未因此比男性更易从这一专业退出。仅当女性在男性主导的STEM专业中,出现成绩差的状况时,她们才比男性更容易转专业。因此,只有在多个“专业不合”(lackoffitintoamajor)的信号(成绩差、班级的性别构成、外部的刻板印象信号)综合作用下,女生才会被迫换专业。
此外,没有证据证明,教师的角色榜样和大学之前的学业准备对转专业有影响。男性主导专业的高回报对男性和女性的吸引力相同。然而,当更多女性进入某些领域时,那些领域的报酬便随之降低,“高回报”的吸引力也就降低了。因此,长远来看,吸引女性进入女性较少的领域,需要在同工同酬方面取得更大进步。更多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yelunwena.com/lwzy/39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