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_论文题目 >> 论文摘要 >> 正文 >> 正文

优秀论文丨一篇综述型论文是如何撰写的

来源:毕业论文_论文题目 时间:2021-12-1
北京医院治痤疮 http://m.39.net/pf/a_8740651.html

《中介、媒介、媒介化、再媒介化、超媒介化和去媒介化的概念爬梳》是林美优同学撰写、静恩英老师指导的一篇优秀毕业论文。这篇毕业论文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属于综述型论文。

综述,又称文献综述,英文名为review。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阅读综述,可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该专题的最新研究动态,可以了解若干篇有关该专题的原始研究论文。

综述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所谓综,即为综合,就是指作者必须对现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而使材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所谓述,即为评述,是对所写专题的比较全面、深入、系统的论述。因而,综述是对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等方面,以作者自己的观点写成的严谨而系统的评论性、资料性科技论文。

同学们多会撰写案例分析型论文,这类论文难度相对较低。而林美优选择了难度较高的综述型论文,需要更强的逻辑分析、信息整合、对比辨析、归纳总结等能力。她的论文撰写之路究竟如何?

导师选择

静老师的研究方向中,出现了“驯化”和“媒介化”这两个关键词。她认为这两个关键词比较新颖,这样选择一般不会和别人撞选题。由于对“媒介化”方向感兴趣,她选择了静老师。

届导师论文方向

当然,真正使她产生这个选择的原因,是静老师的严格。她认为,严师出高徒,静老师的严格鞭策有助于她完成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在大家的普遍印象中,静老师可能会“不太好过”,这正是林美优想要的。

选题缘起

作为新闻系学子,林美优起初考虑过做毕设,而且老师们也比较提倡做毕设。但是,独自完成毕设,工作量大也比较耗时。同时,她还需要更充裕的时间准备考研。

“如果没有慎重选择毕设合作对象,则可能会发生矛盾,从而影响毕业进程。”由于心仪的合作对象都有别的计划,而且毕设比较耗费资金,林美优最终选择了论文撰写。

届选题流程

届以当届文件为准

在前期,静老师建议她写综述型论文。静老师告诉她,如果写得非常好,就有机会发表。加上她后来也想认真去尝试一次综述,因此就产生了这篇综述型论文。当然,这也意味着她接受了挑战,因为做综述的难度要大很多。

对于所对比概念的选取,她认为这几个关于“媒介”的概念联系紧密,而且也非常容易混淆。若没有深入研究,大众可能会认为这几组概念差别不大。因此,这几组概念值得去对比,这也是很有意义的选题。

静老师此前曾问过林美优,会不会觉得这个选题难度太大,要不要换。她当时坚信自己一定可以,认为只有对自己有信心,才能完成这篇论文。

文献阅读

林美优大约在7月份开始阅读文献,包括国内文献和国外文献。这篇论文的参考文献多为外国文献,因此,她需要克服的最大难题是如何阅读文献。她认为,阅读英文文献和中文文献实际上是一样的,只是多了翻译步骤而已。

为保护作者著作权

部分内容马赛克处理

最开始肯定要先翻译下来,全部翻译完再校对最后慢慢看,这样比较方便。她坦言,经过翻译所得到的内容,还是不太准确,理解上难免会遇到困难。因此要中英对照着读,而且要联系上下文多看几次。

当然,如果比较急迫想得到关键信息,她不一定会看完整本文献,而是先看目录,然后寻找觉得有用的章节,利用有道翻译的截屏翻译功能进行翻译。

在文献搜集方面,静老师对林美优的帮助很大。有些相关概念在国内平台很难找到。很多时候,她找不到相关的外国文献,静老师会帮忙寻找。而对于国内文献,她一般在知网寻找。

“就中英对着看吧,虽然翻译总有些毛病,但你要相信,翻译比你的水平要高。”这方面她最深刻的感触是,这个过程使她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

开题报告

大四上学期,大家会上毛家武老师的论文写作课。《编辑出版专业论文写作》课程主要是带大家了解论文写作的流程,重点是教大家写开题报告。毛老师会在课上展示一些优秀的开题报告,并分析这些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论文写作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选题来源、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研究创新点、研究方案可行性、主要参考文献等方面。一般开题报告需在11月完成,并经过其他论文导师(三位导师一组,非指导老师)打分,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行论文撰写。

开题报告作为《编辑出版专业论文写作》的结课作业,林美优以94分高分,拿下结课成绩专业排名第二名。

《编辑出版专业论文写作》

结课成绩90分及以上部分

她也分享了关于开题报告的一些感悟。确定选题之后,先细化关键词去找,慢慢把关键词范围扩大,就会搜到很多论文,大概先要搜上几十篇。

搜到的论文里面,主要挑选著名刊物(比如《青年记者》,《国际新闻界》等),著名学者,下载量多,引用量多的去看,然后再判断里面的参考文献对自己是否有用。

“先想好你的论文大概框架是什么,然后读文献。可能最后你所写的和开题报告内容会有出入,但总体上还是一致的。”林美优道。

论文目录

以下是这篇论文的目录,大体分为绪论、论述、总结三个部分,中间的论述部分,依次对媒介、中介、媒介化、再媒介化、超媒介化、去媒介化六个概念进行解说与对比。这个目录条理清晰、逻辑明确。

为保护作者著作权

部分内容马赛克处理

一开始,林美优的想法是,每个概念都按照起源、发展与社会实践的模式去写,最后对比这些概念的区别。但写作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限制,她发现很难去这样论述,因此按照这个目录的模式进行调整,把每个概念都讲清楚。

她认为,在写开题报告时,对自己的论文框架过于理想化,在正文写作中发现所写内容会有点脱离开题报告。她也建议,在前期一定要多看文献,充分思考,更好地撰写开题报告,使论文写作更加顺利进行。

论文撰写

写开题报告的那段时间,林美优同时在准备考研,因此总体上花在阅读文献的时间相对较少。她真正开始撰写论文是在一月,但因为中途卡壳了,一直处于胶着状态,大约四月初才完成初稿上交。

静老师会提供一些他人的优秀综述,让林美优学习参考,先硬着头皮写,然后再进行修改。静老师曾将这篇推文分享给林美优,这篇推文也是一篇综述型论文。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静老师非常注意细节,包括格式方面他会非常细心地让林美优增删改补。这也是她对静老师比较钦佩的一个方面。

毕业论文格式一览

左右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yelunwena.com/lwzy/428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