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业
进
行
时
又是一年毕业季,两年的学习时光为同学们加载了宏观思维、金融知识、全球视野,他们也对企业的运营经验进行重新梳理总结,对未来企业的战略规划、行业发展产生了新的思考。
历时半年多的筹备,同学们在毕业论文中集中呈现了他们对企业、行业及金融体系的思考,并结合自身经验,对行业发展、体系完善建言献策。
毕业论文给他们这一段学习旅程画下完美句话,也为下一段征程开启新的指引。
《饮料纸基复合包装可持续发展研究》
毕桦
纷美包装有限公司共同创始人
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
“提高包装全生命周期中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包装在生产、流通、使用和废弃等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包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中国饮料纸基复合包装行业应以“复用、替代、减量、再生”为原则,大力推广包装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设计研发,选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特性的原材料,实施清洁生产,通过创建系统的回收体系,对回收利用技术进行深入研发和创新,进一步加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设,培养全民参与习惯,开展包装数字化变革,希望可以全面促进中国饮料纸基复合包装乃至整个中国包装行业的理念转变和技术提升,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全面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金融资本对文创产业人力效益的影响研究》
姜峰
JA杰恩设计董事长、总设计师
“金融资本通过品牌打造、员工激励(薪酬收入、分配方式、股权激励)、平台赋能(教育培训、工具资源、科学管理)等三个方面对提升文创企业人力效益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股权激励、教育培训、资源赋能等方式对人力效益的影响较其他方式更为显著;二是研究证明了在创意设计领域金融资本对人力效益的影响存在边际效益递减作用,即当金融资本激励达到一定额度时,其对人力效益的正向影响将趋缓,此时需要金融资本激励充分与非物质性激励进行优化配置;三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创企业对金融资本的需求不尽相同,对人力效益的提升也不尽相同,需要文创企业结合实际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金融资本激励模式,以最大程度地提升文创企业的人力效益。
”《中国消费行业的投资机会研究—来自美国的历史经验》
梁旭
中国旅游产业基金总经理兼CEO
“消费已经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从双循环的角度来看,消费是内循环的逻辑起点。在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中国正在加速走向以消费为代表的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阶段。
从美国的发展经验来看,美国也经历了一个消费对产业带动作用增强的阶段。年以来消费在美国经济中的占比开始上升,并且逐步稳定在80%左右,20世纪80年代美国所经历的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推动了消费型经济体的成型。从美国消费品龙头公司的发展经验来看,消费品龙头公司能够快速成长是因为这些公司的业务和产品均能够很好的契合当时的宏观和时代背景。美国消费品公司相比国内公司具有一定的领先性和借鉴意义,其成功经验主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产品创新力强,品牌管理到位。产品的品类创新、持续购买率和人均消费量等,是产品持续增长的动力。第二,海外业务方面领先。大部分消费公司的海外业务占比在20%至30%,甚至超过50%。在海外市场的开发不断积累经验,对海外市场的把握能力进一步提升扩张空间。第三,成本管理能力。优秀的成本管理能力体现在采购、库存、供应链管理等多个方面
”《中小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研究—逻辑和路径》
王炯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行长“数字化转型就是中小商业银行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一种新的以数据作为关键驱动要素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体系。中小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成败的关键,是能否将互联网基因移植到银行中来,其中障碍不容忽视:一方面,中小银行传统保守的经营理念和互联网快速迭代的发展理念存在很大冲突;另一方面,中小银行纷繁复杂的运作体系需要抽丝剥茧般地逐层进行改造,同时,智慧的“大脑”也需要敏捷的组织相互配合,才能形成战斗力。除了上述挑战外,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中小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在科技、人才、数据、资金等方面存在劣势,面临更多挑战,但也具有决策链条短、客户痛点把握准等比较优势,为实现“弯道提速”提供了可能。
在战略规划蓝图清晰的情况下,为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转型目标,中小商业银行可采用分步骤推进的方式,试点先行,重点突破,有序推进,从系统化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出发,以组织的敏捷为切入点,完善数字化转型要素,重塑转型的架构体系,深化数字化能力建设,从而促进业务转型,培育新型动能,并在转型的基础上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重构生态价值,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目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iyelunwena.com/lwck/43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