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我看到了一个特别神奇的案例。
一个女孩因为急性胰腺炎住进了ICU,ICU的收费能力懂的都懂,几天就花了整整6万多块。
不过好在之前投保了一份好的医疗保险,想着起码花个免赔额就行,其它费用都有保险兜底。
结果万万没想到,保险公司拒绝了理赔申请,原因是被女孩的父亲误导了。
起因是因为当时女孩发病比较紧急,已经失去了意识,所有信息医生只能从女孩的父亲处获取。
为了不影响治疗,女孩的父亲告诉医生女儿已经有了10年糖尿病史,血糖不稳定,治疗时一定要注意。
然后,医生就老老实实地写在病历里。
但实际上,女孩只是在一年前怀孕的时候,患有轻微的“妊娠期糖尿病”,生产结束后就恢复了正常。
妊娠期糖尿病在智能核保过后是可以正常投保的。
最关键的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是在1年前,而这份好医疗保险是在年就已经完成了投保。
所以,不存在未如实告知的情况。
之后女孩四处奔走收集资料,最后提交给保险公司自证清白。
最终,进行了通融赔付。
医保报销完,扣除1万元的免赔额,保险公司赔付了元。
然而,这个故事并没有结束。
好医疗保险这次虽然赔付了,但却终止了女孩的保证续保权。
也就是说,今年保障到期后,女孩想再买保险,只能重新投保并进行健康告知。
然而,由于这次的病历记录,女孩想再买医疗险的希望很渺茫。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病历的重要性。
2.
首先,在购买保险时,我们已经授权保险公司可以从任何单位查询与理赔相关的各类资料与证明,其中也包括我们的病历。
因此,病历成为保险公司了解我们健康状况的手段之一。
在理赔时,病历也是必须上传的理赔材料之一。
因此,只要病历上记载的疾病在购买保险时有所问询,我们就必须如实告知。
否则,一旦涉及理赔,就会有麻烦。
其次,在平时处理自己的病历时,我们也要多加留意,别让它成为拖累。
通常,病历所记录的内容包括主诉、现病史、病程记录、诊断和医嘱等。
从见到医生的第一面起,我们就要开始注意措辞。
3.
首先,不确定的事情不要乱说。
现医院之前,喜欢先在网上查一遍自己的病症,然后见了医生第一句话就是:“我怀疑我得了XX病”。
这样说虽然无妨,但一旦医生在病历上记录下来,就会给后续理赔带来麻烦。
此外,许多人(比如文中提到的老父亲)对医生毫无保留,想到什么说什么,把所有不相关的既往症,甚至不确定的身体异常都告诉了医生。
例如:“我家族好像有遗传病”、“我妈有乙肝病毒携带,我可能也有”等等。
这些都可能被医生记录下来。
因此,在就医时,不确定的病症不要乱说,好好配合医生治疗即可。
其次,在就医时,要告诉医生自己有商业保险,或者正在计划购买商业保险。
这时,有经验的医生大多会在不违反职业道德的情况下,酌情处理病历。
最后,在医生写完病历后,一定要自己再检查一遍。
虽然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医学常识,看不懂太深奥的病历描述,但是是否和自己描述相符还是可以很容易看出来的。
当然,手写病历除外。
不过,即使是手写病历看不懂,也不要害羞,大胆的去问医生。
因为这和病历搞错之后的麻烦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如果发现病历上有违背事实的地方,一定要趁早修改。
因为病历一旦归档,你想要改,可就难的很咯!
4.
如果病历出现错误记录并已完成归档,我们该如何更改病历呢?
首先,可以找主治医师进行更改。
但这一过程非常复杂,需要主治医师修改后,再经领导签字,医院公章才能完成更改。
如果主治医师不同意更改,不要着急发脾气,医院的“医务科”进行投诉,这个部门是专门处理医疗纠纷和投诉的。
当然,如果病历已经影响到我们的保险理赔,而医院又坚持不更改病历的话,最后就只能对簿公堂了。
因此,在平时就医时,最好养成检查病历的习惯,这可以为我们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不要认为保险公司凭借一份病历就可以做出拒赔的决定,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毕竟,保险公司也不是全知全能,只能按照客观材料办事。
因此,病历在我们投保和理赔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
静姨说:
大家务必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yelunwena.com/lwck/44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