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_论文题目 >> 论文规范 >> 正文 >> 正文

成武人物李俄宪

来源:毕业论文_论文题目 时间:2021-10-30

点击上方蓝色「郜城往事」可快速   

桥梁

留学日本11年,他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日本通;他是中日交流的使者,在中日两国之间架起了一座理解、交流的桥梁。

自旅日以来,李俄宪一直扮演着中日友好使者的角色,他把中国人民的声音及时传播给日本人民,让日本人民体会到中国人民博大的情怀;他牵头组织学术交流,使中日两国学者共享学术成果的红利。他组织双方学子互派,让年轻人目睹对方真实的现状。

李俄宪告诉记者,中日之间之所以存在差异,不只是政治制度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是认识上的不同。他说“中国人注重宏观,日本人更注重微观”。

旅日期间,在摸清日本人生活习性的基础上,李俄宪教授游走于日本平民与精英阶层之间,与他们交朋友,和他们拉家常,广泛开展民间交流活动,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吟诗会是日本较大的民间团体,会员遍布全国各地。为更好地开展民间交流,李俄宪踊跃报名参加。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就晋升到五段,反而可以教授给日本人吟诗。

他凭着超长的天赋,很快赢得了吟诗会日本人的青睐。他用自己的行动,让日本人一点一点地了解中国。这为后来他组织开展中日大规模的学术交流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年10月的一天,秋高气爽,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格外繁忙。旋梯上走来了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日本地方学术访华团,而这个访华团就是李俄宪亲自组织协调的。

从此,日本学术访华团一发而不可收,李俄宪组织的学术访华团接踵而来,中日学术交流开启了新纪元……

他象一名和平的使者,在中日两国之间,架起了一座理解、友谊、发展的桥梁。 

育才

年,迎春花怒放的季节,华中师范大学迎来了这位学者。

在他看来,教学不是对自己研究时间的一种占据和浪费,反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自己的科研意识和选题。直到现在,李俄宪教授还在日语系给本科生上课,而且本科生的课程远远多于硕士和博士。

在他看来,能教授自己喜欢的日语是种莫大的幸福。李俄宪说,“本科生的课程是我口头表述的科研,而那些论文只是文字的表述而已。”在全国最受欢迎的外语类大学教授的评选中,李俄宪高居第二。

他是出了名的严师,学生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宪太爷”。他要求学生上课必须讲日文。进入他的班级,必须用日语写出4本中国文学史、4本外国文学史的50万字以上读书笔记。李俄宪还拓展外语学科发展的跨学科化和双语或多语复合培养的改革思路,努力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开设了“国贸+日语”等专业,引领着外语改革的潮流。

他一直崇尚国际化办学,依靠自己与日本10多所著名大学的关系,加大中日两国学术界的交流。他带的博士生、硕士生必须%到日本本土去进修,而他所教授的本科生有45%以上的学生到日本留学。

李俄宪教授说“我培养学生不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yelunwena.com/lwgf/427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