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胡海霞博士的毕业照
年度“全国中医药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结果正式公布,福建中医药大学级博士生胡海霞的博士毕业论文《基于TLR3/4信号通路探讨栝楼桂枝汤调控脑卒中后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研究》成功入选提名奖。祝贺胡博士,母校为您骄傲!
胡海霞博士,年9月-年7月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习,年9月-年7月于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专业学习,年9月-年7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习。年7月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年11月作为第二参与人获得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胡海霞博士访谈实录
时间:年3月22日
地点:福建中医药大学求真楼一层大厅圆桌旁
Q——采访者:阎臻泰、梦柳
A——受访者:胡海霞
Q:胡博,可以向大家分享一下您获奖后的心情是怎样的吗?
A:可以说是一种意外的惊喜,我也没有想到此次能够获得优秀博士毕业论文题名。
Q:您太谦虚了,相信此次获奖肯定离不开身边人的支持帮助,您最想感谢的人是谁呢?
A:是我的导师陈立典教授,他为人亲和,无论是在平常的生活还是学习当中,他都是我的引路人,对我的帮助很大,可以说,没有他的帮助,我也没办法获得这个奖项。
图为胡海霞博士接受学生采访现场照片
Q: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您有没有遇到较大的瓶颈呢?
A:可以说,在任何时候都有瓶颈,这在博士的求学中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我认为最大的瓶颈还是个人的心态了,如果心态没办法端正,那么不顺心的事肯定会影响到生活和学业。
Q:那么您是如何调整心态的呢?
A:既然选择读博,就要有心理准备,只有以一颗乐观的心态坚持下去,才能在学术上有所收获。
Q:我们都知道在科研创作中,除了持之以恒以外,有一个好的创新点也是至关重要的,请问您是如何培养您的创新能力的呢?
A:创新可以保证科研工作的生命力,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我认为,并不一定要追求最前沿的东西,而是应该在研究领域打好一个基础。当有了好的基础后,这时再选择跟踪一些热点问题,要做到循序渐进。
Q:老师,那您有没有什么比较满意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呢?
A:我觉得在搞科研工作时,一定要坚持英语的学习,它作为一门工具,在学习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另外,还要保持和同行的交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善于倾听也是非常良好的习惯。
图为胡海霞博士的毕业答辩现场照片
Q:您刚刚说到要坚持英语的学习,我们都知道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外文文献的阅读能力要求较高,您能分享一下您平时是如何锻炼自己的英语写作和阅读能力的吗?
A:我觉得提高英文文献阅读能力,没有捷径,就是要阅读,阅读,再阅读,另外阅读是有方法的,要学会把文章进行分类和总结。在做完这些之后还要学会和别人分享,交流。阅读外文文献虽然很枯燥,但不阅读就不会明白学习的方向。
Q:像您说的那样,科研工作或许会让人觉得枯燥,那么您会怎么评价自己博士学习期间的科研工作呢,如果打分,您会怎么打?
A:我觉得只能打个及格分吧
Q:为什么这么说呢
A:因为我觉得到了这个阶段,科研才刚刚开始
图为胡海霞博士在做课题汇报
Q:老师,您觉得现在博士生的生活与之前的硕士生活有什么显著的不同吗?
A:我觉得在硕士期间,学生大部分都很依靠导师、师兄、师姐,依赖性很强。但是到了博士阶段,学生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更要有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理念。
Q:您可以讲讲在博士学习期间最令您印象深刻的事情吗?
A:这个我还没思考,不过我想应该是拿到学位证的那一天吧,毕竟之前四年的工作受到了肯定。
图为胡博士参加中医科学大会
Q:现在外界有一种声音,中医药可以说是医学界的“明星”,但并不是最优秀的“明星”,关于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A:我没有听说过这个问题,但我觉得之所以称中医药为“明星”,是与近来国家对中医药的大力扶持有关的,但“明星”大多都是昙花一现,而中医药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是一定可以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的。
Q:老师,您当时为什么要选择读博呢,您读博的动力是什么?
A:第一点是为了提升自己,读博是对自己的一种升华。第二是因为我非常喜欢学校这种科研的氛围。
Q:在空闲时间,看外文文献时,应该如何筛选?
A:我觉得不需要看太多具体的文章,而是要选择一些综述进行精读,哪怕两周读一篇都好,当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细化去读实验的论著。
图为胡博士在做课题汇报
文章结尾,小编感慨良多,一个人之所以成功,与她平时的好习惯、好心态是密不可分的,整个采访过程中,胡博士谈吐随和、温文尔雅,给人非常亲切的感觉,听着她说起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小编感同身受,生活中固然有很多困难,但我们遇事要脚踏实地、沉着冷静的去面对它,战胜它,就像胡博士一样,尽管科研之路十分繁琐,劳心费神,但胡博还是义无反顾,一路前行,因为她知道对中医药事业那份执着的爱是她最无悔的选择。
END
研究生教育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yelunwena.com/lwjc/41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