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美玉,天山古池,西域之都,沙漠绿洲。拥三山而夹两盆,邻中亚而接东欧。瓜果香甜,竟忘游子之乡;戈壁明珠,再续丝绸古路。塞外江南,五彩美湾。昔有西域百国在,今看民族团结花。元抚销烟之雄心,犹在目前;季高保疆之壮志,杨柳为鉴。边塞之秋,美不胜收;相聚于此,可谓福长。草原辽阔,百族驰马扬鞭;边疆创业,兵团抛血洒汗。少年无知,竟入此地;无心插柳,竟成佳话。
——笔者题记
二零一零年,怀揣几分俊逸风流、年少轻狂,我来到这里,何曾想到离去竟已是七年之后。更没有想到的是,数载以来,学于此、长于此,点滴入怀,已然深深地爱上了“石大”与“石城”。如果说七年前,我是带着遗憾而来,那么如今的我,则是满怀不舍与幸福而归——可敬可爱的师长,真诚相待的同窗。
我要感谢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诸位老师。这里虽地处边疆,但学院眼界开阔,一贯支持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让我和同学得以安心、愉悦地投身科研,独特的地理位置又使我们不为繁华的诱惑所扰,因宁静而终以致远。首先,感谢杨兴全院长、吴昊旻主任和刘嫦教授三位老师,你们在我本科期间给予的启蒙与指导,让我毫不犹豫且满怀期待地迈进了学术殿堂,找到了兴趣所在。其次,尤其感谢我的硕士生导师白俊教授——如“天山雪莲”般纯洁无瑕,不落俗尘,心中所念,唯有学生的成长进步而已。于师,其高屋建瓴、直切要害,指导着学生论文之写作,其以身作则、专注勤奋(极为规律的作息、每周一次的组会),展示着一名学者的风度,其视野开阔、目光长远,利用学术会议和暑期学校的机会送我们出去增长见识,其妙手著文、肩担道义,告诫着我们学术的意义与学者的担当;于友,其无微不至的真切关怀(师门同学的生日,逢年过节的聚会),满怀深情的殷切眼神,字字珠玑的言辞鼓舞,不吝经费的事无巨细(各类补贴),让我在论文被拒、考博失利这样艰难的时刻,都从未放弃希望,得以安心学术。如其所愿,我在她的指导下,得以自由、快乐的“疯长”。逢此师,实乃三生之幸!有此师,则为学界之幸!再次,感谢经常给予数据支持的王生年教授,以及求学期间的授业恩师和答辩专家王薇、郭桂花、池玉莲、王建中、魏卉、袁玲等诸位老师。此外,感谢上海交通大学的陆铭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李辉文教授,吾虽非千里马,然机缘巧合,适逢伯乐,使我再也不敢稍有懈怠,努力做到更好。最后,十分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虽然忙碌的学习让我们见面机会甚少、相聚时间短暂,但每周一次的电话、外出参会的匆匆路过、“穿暖点、吃好点,出门注意安全,好好学习”这些简单的话语,足以让我倍感温暖。你们虽不知何为学术,甚至困惑只是算账而已的“会计”何需学习七年,但求学生涯的十多年里,你们始终都会尊重我的决定,让我自由选择自己所爱,并且最大限度的给予鼓励和支持。没有你们,我不可能走到今天。
“悲从夏雨入,忧随风声侵。忽念昨日事,独然泪满襟。除却相思林,无物再赠君。”一年前,好友毕业离去,我送至乌市,有感而发,遂写此诗赠他。而如今,我竟也要离开这座美丽安静的边疆小城了。回首过往,在这里的七年生活,因有了“你们的名字”而倍加精彩:感谢高中老友桑士应、孙建锋、孙柳溪、尹晓英,本科好友王晓东、喻乐、张学良、吴元壮、李雨欣,朝夕相处六年之久的舍友张富豪、杨文平、王钦、王志广。你们虽未与我共赴学术之路,但真诚相待,彼此相知,从不吝于在生活、感情上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与帮助,遥想那时的秉烛夜谈,透彻心扉,我的青春年华就这样被定格在最美的瞬间;感谢同门的师哥师姐王唐、连立帅、吴汉利、邓文文、陈珏荟、杨攀、姚盛、周平等,师弟师妹王婉婉、谷丽静、王星星、邢攀龙、邱善运、刘园园等以及一起参加组会的何玉岭老师,你们待我如同家人,让我得以在愉悦又不失严谨的师门和组会中学习成长;学术固然需要孤勇,但若有志同道合者为伴,更是妙哉!感谢与我共同创办“任远研究生学术论坛”的苗海民、龙文等十余位同学,感谢传承社团的李光浩、陈前等十多位师弟师妹,那无数次自由、活跃的学术交流,让我越加坚定自己的选择,明确应该承担的责任;感谢墨沈微、申艳艳、尹兴强,同窗七载,其中的故事恐非只言片语所能概括,你们或是我“既不会遥远到陌生,也不会亲近到羁绊”的家人,用自己的善良、乐观与宽容让我不断认识人性的真善美,或是与我齐头并进、相互激励的学术搭档,又携其夫人李文聪在生活上予以百般照料,或是对我关怀备至的君子之交;感谢读研以来有幸结识的齐文弟、王杰、秦翔、张刚、徐亚飞、李超凡、冯展斌、齐云飞、李万利、田宗涛等同学好友,或抵足而眠、相谈甚欢,或同为天涯沦落人、相互慰藉,或不论年级、成忘年之交,或不谈学术、只议生活,其间的经历与陪伴,真可谓“听之,若将可遇;求之,终不可得”。
我数年的求学之路无疑是成功的,这既非自己发了几篇论文,拿了一些荣誉,也非考上博士,皆因我于硕士的最后一年,遇见了她——我的至爱。虽然我们相识已有四载,但彼时的我,年幼无知,并未珍惜,此中心意,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当我与她在师门里再次相遇,才突然间发现,不恋如来只恋君,以至于明知阻碍重重,依然选择表露心迹。冬去春来夏又至,纵曾有“我心悠悠,君心若何”的追问,然历经时间的考验,终守得云开见月明,与君牵手海棠花下,她之温柔与淡雅,美丽与纯真,让我在石河子大学的最后时光,充满了幸福与甜蜜。虽然自己即将毕业离去,但我相信,真心所到之处,天涯亦成咫尺,心灵的相守与联结,可以跨越距离,正如我们曾经跨越时间的无情,又一次相遇。还记得我写给你的小诗吗:我怀念来时的路,虽然一无所有,却不显荒芜。因为有你温柔的守候,有你淡淡的忧愁。那安静的春雪,让我们在行走中一起白头。所以,我怀念来时的路,而不是终点的虚无。是的,既然我已把你遇上,又怎会轻赋离殇?
人生的意外常在,故而平添了几分烦恼与无奈。但很多时候,正是这不经意间的相遇、无法解释的缘由,让我们遇到了相伴一生的爱人,找到了奋斗一生的事业,书写了沉醉一生的故事。自己实在太过幸运,能够被你们的真诚、热情、爱意所包裹。谢谢你们,谢谢这座边疆小城和美丽校园发过的故事(如果不是篇幅所限,我还能列举出一份更长的致谢名单)!
情发乎心而成于文,求学于石河子大学七载,值此毕业,颇多感怀,是为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iyelunwena.com/lwjc/41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