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的楷模学习的榜样
医院
魏在荣、张体江、刘雪梅、李剑、金祝
医院李科
6名医生获
贵州省第二届“百名优秀医生”荣誉称号
年,国务院将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今年8月17日,在首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肯定广大医务人员的优秀业绩。而将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医师和医务人员的亲切关怀。
为庆祝首个“中国医师节”,大力弘扬卫生健康崇高精神,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加快推进健康贵州建设,贵州省委宣传部与省卫生计生委联合开展了贵州省第二届“百名优秀医生”推荐宣传活动和“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特殊贡献奖”评选工作。
经过推荐、初审、点赞、行业认可和公示,省委宣传部、省卫生计生委决定命名医院魏在荣、张体江、刘雪梅、李剑、金祝,我校医院李科等名医生为贵州省第二届“百名优秀医生”;医院毕晔等20名医务工作者“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特殊贡献奖”。
医院获得全省第二届“百名优秀医生”荣誉称号的张体江(左1)、金祝(右2)2名医生作为代表上台领奖
医院参会的全省第二届“百名优秀医生”张体江、李剑、金祝
我校医院参会的全省第二届“百名优秀医生”李科(右)
颁奖典礼现场
贵州省第二届“百名优秀医生”之
“外科能手”魏在荣
魏在荣,主任医师,医院医院烧伤整形科科主任。从事烧伤整形手外、创面修复工作近20年,一直从事医、教、研第一线工作,在急慢性创面的修复与重建、显微手外科方面取得一定成果。特别是在皮瓣外科方面有一定造诣:对体表血管进行分级、皮瓣血管及皮瓣进行分类与命名。近五年主持、参与科研项目10多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其中SCI5篇、核心期刊84篇;主编专著1部。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加强技术推广方面,主持继续教育项目(国家级、省级)16项,一共培训学员余人,特别是免费开办了《皮瓣外科基础及临床应用》培训班,已开办了十三期,吸引了许多省市专业医生来此共同交流学习:学员来自北京、上海等16省(市)、35市(州),共培训学员89人。在团队建设方面,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和人才流动机制,同时与意大利维罗纳大学初步建立合作机制,每年派科室优秀的青年医师赴意大利学习和进修。作为科室主任,带领大家砥砺前行,分别于年获得遵义医学院重点学科,年获得贵州省临床重点学科,年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通过科室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医院烧伤整形外科、、连续三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中进入全国20强(年第20名,年第18名、年第9名),是贵州省唯一排名前10的专科。
贵州省第二届“百名优秀医生”之
“医技达人”张体江
张体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医院医学影像科科主任。从事临床影像诊断工作20年,对少见病、疑难病具有很强的综合影像诊断水平,尤其是CT、MRI新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诊断及科研水平,每年完成疑难病例诊断、全院大会诊及多学科会诊病例人次,影像远程会诊人次。开展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如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等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应用)研究处于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医院推广应用。近年先后获贵州省第十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遵义市人才精英工程第二层次人才,现为《FrontiersinPsychiatry》杂志评审编辑审稿专家,《中华放射学杂志》《放射学实践》等审稿专家,中华放射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医学影像学分会委员和贵州省放射学会常务委员。主持及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年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排名第一)、遵义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亚大放射学年会学术会议青年研究者奖1项,被评为遵义市高校优秀科技工作者。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13篇,中文核心期刊50余篇,副主编及参编专著及教材8部。在全国放射学学术年会、磁共振学术年会上作专题讲座/大会发言8次。作为科室主任,带领科室先后获贵州省医学影像中心、贵州省卫生厅“青年文明号”、贵州省教育厅医学影像中心创新团队、贵州省教育厅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站,《医学影像诊断学》获批为贵州省卓越影像医师项目及贵州省一流建设课程。-年连续5年获医院医疗安全先进集体。科室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级科研课题10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5篇。
贵州省第二届“百名优秀医生”之
“医坛新秀”刘雪梅
刘雪梅,医学博士、博士后,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第十一批)、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肿瘤协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病理学组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消化病学分会早癌学组委员、贵州省消化病学青年委员。贵州省胃肠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核心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培训基地秘书、医院医院秘书,遵义医学院“最美劳动者”。年医学硕士毕业留校工作,主要从事消化道肿瘤早期诊疗、胃酸分泌异常相关疾病及胃肠粘膜保护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年3月起赴德国汉诺威医科大学胃肠肝病系攻读医学博士学位,在读博期间,以第一完成者身份完成5项科研课题,多次赴美国、英国、法国、瑞士等参加国际权威会议并做大会报告,因成绩显著,年获美国ExperimentalBiology会议“最具研究价值奖”。年8月以“最优等”成绩毕业,获德国汉诺威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被德国汉诺威医科大学及国家留学基金委评为优秀博士论文。因在德国工作突出,获“年国家优秀留学生奖学金”,由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史明德大使颁奖,并由大使馆教育处推荐到国家留学基金委直属《神州学人》进行专访,交流海外学习工作经验。之后继续从事1年博士后研究工作,于年9月出博士后流动站回国返院工作。
贵州省第二届“百名优秀医生”之
“外科能手”李剑
李剑,医学博士,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遵义医学院临床专业,同年留校参加工作,年获遵义医学院外科学硕士学位。年获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学院胸外科博士学位,师从我国知名胸外科专家、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创始人刘伦旭教授。从事胸外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10余年,熟悉胸外科各类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胸部疾病微创治疗及重症胸外伤的救治。作为第一或第二完成人,多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省内医疗单位开展及推广胸腔镜手术,协助培训省内胸外科医生10余名。年成为省内首批开展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胸外科医生。近年来,多次作为评委参加了全国青年医师手术技能大赛分站赛及总决赛的评比。善于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总结问题,针对胸腔镜尚未普及时期开胸手术中切口上方前胸壁出血及胸部手术/外伤后肺不张,分别设计出有效解决方案并获得相应专利。多次在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年会、中国胸外科医师年会、中德肺癌论坛等会议上发言交流及主持会议。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9篇,其中SCI4篇,北图核心2篇。
贵州省第二届“百名优秀医生”之
“儿科天使”金祝
金祝,医学博士,医院小儿普胸泌外科副主任医师。年本科毕业于遵义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留遵医附院小儿外科工作,年获小儿外科学硕士学位,年获小儿外科学博士学位。工作中,致力于胎儿至14岁以下儿童的外科疾病的诊治。年均门诊治疗余人,年主刀及参与手术余台次,其中,三级、四级以上疑难及大手术占70%;对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肠旋转不良、肺大泡、先天性肺囊腺瘤、食管裂孔疝、腹裂、脐膨出、先天性肠闭锁、食道闭锁、新生儿胸腹联合疝等疾病的诊治及微创手术经验丰富;率先在省内开展临床治疗新技术:胸腔镜新生儿巨大膈疝修补术、新生儿腹腔镜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等手术方式,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将我省胆道闭锁患儿手术年龄提前,延缓肝移植的时间,带领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率先在省内开展了使用大便比色卡早期筛查胆道闭锁工作,填补了省内空白;兼任贵州省小儿外科质控中心专家,医院开展小儿外科医疗质量督查与指导;教学方面,承担研究生、规培生、实习医生、进修医生的理论教学、临床技能培训共计余学时。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青年委员(贵州省仅一人),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外科学全国委员等。年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贵州省科学技术厅课题,科研经费50余万元,发表SCI等文章10余篇,年获贵州医学科技三等奖;年至今连续三年参加国际小儿外科学术交流并作大会发言,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专家认可。
贵州省第二届“百名优秀医生”之
“医技达人”李科
李科,副教授,麻醉学硕士,我校医院麻醉科主任、舒适无痛中心主任。一直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主持省科技厅及贵州省卫计委课题各一项(已结题)、市级课题两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其论文《PinacidilPostconditioningMayChangeExpressionLevelsofMyocardialMitochondrialProteome》被美国麻醉医师年会(ASA)录用,并应邀在大会作学术交流。攻读硕士学位以来一直从事心肌保护的蛋白组学研究及小儿麻醉研究,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镇静镇痛专委会委员、贵州省口腔医学会麻醉学专委会常委、贵州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带领科室在年全省率先建立了“口腔舒适无痛中心”,作为省内唯一的口腔舒适无痛中心,着力于解决口腔治疗中的特殊人群和高危患者的难题。致力于儿童吸入全麻下口腔治疗,让孩子“吹个气球”就进入睡眠状态,完全配合地完成所有口腔治疗;带领科室开展了病情监护及控制下的高危人群的口腔治疗,为老年患者的口腔治疗保驾护航。大大提高了医疗安全质量,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至今带领科室安全完成各类门诊舒适麻醉4千余例,门诊全麻量居贵州首位、全国前五;得到了社会及同行的一致认可,《贵阳晚报》《遵义晚报》等多家媒体相继进行报道。围绕舒适麻醉技术开展临床研究,现以此申请市级科研课题一项,获专利两项。制定了舒适无痛中心麻醉管理流程,并提交贵州省口腔医学会和质控中心,以推广该项技术,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文/肖毅
审核/罗扬唐薇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slingdong.com/lwtm/38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