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评价指挥棒与初中历史教育
——以西安市为中心的考察
摘要:文章将教育评价指挥棒与基础性的初中历史教育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认识到初中历史教育作为基础性课程能够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促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思考、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但是目前的教育评价指挥棒使初中历史学科被边缘化,影响历史学科基础性育人作用的充分发挥。文章提出教育主管部门要引导教育评价指挥棒向促进初中历史教育的方向转变,学校要跳出教育评价指挥棒的支配,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教育,历史教师应当发挥能动性,使初中历史学科的育人效果最大化、最优化。
关键词:教育评价指挥棒;初中历史教育;西安市
引言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1];培育能够适应现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是现当代教育的重要问题,也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在当今时代,培育合格人才的路径很多,学校教育无疑是其中最科学、最有效、最便利的途径。学校教育中不同学科的教育各有其独特的功能,对中国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来说,历史教育尤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历史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
依据我国当前学制来看,国民对于历史的学习主要在中学阶段。幼儿园、小学不开专门的历史课,中考分流之后除高中以外的职业学校基本没有专门的历史课程,高等院校除历史学以外的其他专业基本只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这对提高国民素质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由此凸显出中学历史教育在全体国民历史普及工作中的重要性。但是在高中阶段,由于当前高等学校招生体制及其改革的影响,历史教育很难有充分的时间面向全体学生,因而初中历史教育显得尤为关键。
反观长期以来的教育评价体制,或者说教育评价导向,本身不是很科学,有着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历史学科性质的渐进化及历史教学育人作用的潜移默化与“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的“快餐化”形成了矛盾。
当前学界,更多的人只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yelunwena.com/lwtm/39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