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_论文题目 >> 论文题目 >> 正文 >> 正文

课题论文智库学者的三大流派

来源:毕业论文_论文题目 时间:2020-11-11

最近在看《射雕英雄传》,经典就是经典,当然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没有很好的现代作品。联想到学术研究,学术和江湖,早就有人写过文章,说明两者非常有趣的相似之处,我也来凑个数。由于我从事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因此本文背景大致也以人文社科为例。

一是课题派,特点是申请课题水平高强,级别高,经费多,影响大。

二是论文派,特点是论文级别高,数量多,成果丰富。

三是智库派,特点是政府横向课题多,加上最近几年非常重视智库建设,影响日趋强大。

以上只是各有侧重进行分类而已,并非绝对。比如课题派也要写论文,或者做政府横向课题。

三大流派倒也没有专门组织,但有各自朋友圈,平时倒也相安无事,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但是时间久了,影响大了,难免催生一些更大的想法。比如课题派在寻思,能否兼顾点智库派。论文派也在寻思,整天写论文太苦,没经费寸步难行,能否兼顾课题派或智库派。

有一点是几乎是可以肯定的,除了少数确实喜欢paper的学者外,似乎课题派、智库派一般不会追求论文派,即使追求,也是弄几篇够用,目的还是将课题派和智库派作为目标。

另外智库派与课题派是两种套路,课题派似乎可以转型智库派,但智库派一般不会转型课题派。

基于以上分析,大致脉络是论文派为基础,课题派次之,智库派第三。当然这并不是说三者有高低,仅仅说明三者之间的转换关系。前者可以转为后者,但后者很难转为前者。

论社会影响力,智库派在政府部门影响较大,也是传统知识分子“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终极追求。课题派、论文派各有自己的朋友圈,均在学术圈内,偶尔重叠,难分伯仲。

要论科研资源,课题派、智库派至上,生活无虞。论文派相对辛苦一些,稍不注意,倒贴工资交版面费的也有不少。

帽子是三大派均要追求的,华山论剑的帽子只有几顶,根本不够用。于是各种大河、高山悉数被用完。从追求帽子的角度,似乎课题派占上风,其次是智库派,再次似乎是论文派,想戴帽子有难度。

最近官方似乎在说帽子有问题,要适当降低帽子的作用。谈何容易,何况帽子是各个部门多年来戴起来的,解铃还需系铃人,不戴帽子似乎也不对。

帽子作用不可小视,不信比较一下全国各省二级教授政策,10-20项条件中一般涉及到论文的就1-2项,其他全是帽子。问题是,真正的科研成果还是用一流的创新论文来衡量比较好,这一点应该没有争议吧?

学者研究有偏好,每人做好份内的事情就可以了。论文派好好做研究,争取发表高质量、有创新的论文,这才是根本。课题派拿到项目后,要认真进行研究,顺利结题。智库派要出好点子,千万不能出坏点子。其实,做好每一派都不容易,要用心去做,一定要努力,总能干到中等偏上。至于干到杰出水平的,可能还需要天赋。

另外年轻人最好先做好论文派,然后再慢慢转型到课题派或智库派,基础打好很重要。

最近几年智库有点热,建议涉及智库研究的不要设指南,以前我就写博客说过这个观点,建议政府做什么很重要,建议政府不做什么可能更重要。扩大一点说,中国的人文社科研究,尽量少出指南。这一点有点偏题,因为重要,所以用它结尾吧。

本文转自俞立平科学网博客,原文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yelunwena.com/lwtm/398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