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杨佳
摘要:师幼互动(Teacher-childinteractions)是教师和幼儿之间发生的人际互动,是幼儿园学习生活影响儿童发展的主要方式。而人际互动是建立在语言沟通的基础上,在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而教师在课堂上与幼儿互动中所起到的语言示范作用,对幼儿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根据CLASS评分系统的具体维度对具有代表性的新教师的课堂互动语言示范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可以发现:1、新手教师在课堂互动中交流较为频繁;2、新手教师提问的方式主要以封闭式提问为主,有时会重复或延伸幼儿的回答;3、新手教师较少通过语言和描述来计划自己和幼儿的行为;4、新手教师偶尔对幼儿使用高级语言。呈现新手教师课堂师幼互动语言示范能力不足的原因有多方面,因此,本文将从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入手,对新手教师课堂师幼互动语言示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幼儿语言示范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新手教师;师幼互动;语言示范
一、问题的提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特别是口语成长的重要时期。在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内,孩子心理发展迅速,学习兴趣较高,接触事物的敏感度高,并且掌握牢固,因此在该阶段要加强幼儿的语言学习。除父母之外,幼儿园老师是陪伴幼儿成长的重要人物,对影响幼儿语言发展有着重大作用。诚然,幼儿园教师在课堂上能否在与幼儿互动中起到正确的语言示范作用,实属重要。本文以幼儿园新手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课堂上语言示范的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
新手教师区别于专家教师的提法来源于教师专业化范式探讨中的“熟练型实践者范式”。新手教师是指在学校实习过的师范大学毕业生或者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1-2年的新教师,拥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将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的经验。
语言示范包括以下五个方面:频繁的交流、开放性问题、重复和延伸、自我以及平行式谈话和高级语言。“频繁的交流”是指间隔短暂的、次数多的将别人想知道的和自己不了解的地方告诉对方并回答对方不解的地方。在师幼互动的课堂上是指教师与幼儿进行来回的反馈、即时地反映和同伴之间的沟通交流。例如:师:“你们最喜欢的季节是什么?”幼1:“冬天,可是为什么我们这里的冬天不下雪?”幼2问幼3:“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这儿冬天不下雪吗?”“……”
“开放性问题”是指一些不能那么轻易地只用一个简单的“是”、“不是”或者其他一个简单的词或数字来回答的问题。开放性问题会请当事人对有关事情做进一步的描述,并把他们自己的注意力转向所描述过的那件事比较具体的某个方面。在师幼互动的课堂上是指需要更多词汇作答的问题。例如:师:“当我们的朋友伤心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重复和延伸”“重复”是指相同的东西再次呈现、再一次或反复说或做。“延伸”是指在宽度、大小、范围上向外延长、伸展。这一变化既可用在客观事物上,也可以用于抽象的诸如话题上。在师幼互动的课堂上是指教师重复、扩展、具体化幼儿的回答。;例:师:“长大后,你们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幼1:“警察。”师:“为什么你想要成为警察呢?”
“自我以及平行式谈话”是指教师使用语言描述计划自己的行为或者通过语言描述计划幼儿的行为。例如:师:“这个游戏的规则就是当老师拍手一下,你们要蹲下,当老师拍手两下,你们要举起右手......”。
“高级语言”是指课堂中词汇运用的多样性以及与熟知的词汇或想法想联系。例如:师:“公园里的花朵五颜六色,多么漂亮啊。”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联想生活中那种花朵盛开的场景来理解五颜六色。
人们借助语言与外界沟通交流,而教师则通过语言传授知识。但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教师的语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仅是头语言还包括肢体语言,当幼儿对教师所说的不能够很好地理解的时候,此时教师需要运用体态语来帮助幼儿理解。实验证明:0—6岁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期,0—3岁时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年龄。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学好书面语言的基础,此时抓住机会,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期语言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一名新手教师,对于幼教的职业基本上掌握的理论知识都颇为丰富,却缺乏实践经验,如此一来,在课堂上师幼互动语言示范教育中难免出现问题,其中的原因也有许多。本研究试图通过对11新手教师课堂师幼互动语言示范现状进行真实的观察记录,研究新手教师课堂师幼互动语言示范现状及原因,发现新教师会出现的问题,同时也可以给新教师的成长提供一些帮助。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福建省直属机关某幼儿园中11手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
课堂语言示范设计的方面较多,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提问的类型。提问的类型有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
(2)教师应答的方式。
(3)高级语言的使用。
3.研究方法
(1)观察记录法:
对11新手教师每一天上课进行观察记录,对他们在课堂上师幼互动语言示范的现状进行记录后,在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一共记录了11节。
(2)访谈法:
设计题目,与新手教师进行无结构访谈,了解是新手教师在课堂上会进行那些语言示范的原因有哪些。
访谈问题:
1.在当时的课堂上,你会提问那样的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2.在当时的课堂上,你会对幼儿作出那样的应答的原因是什么?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根据观察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新手教师在课堂互动中交流较为频繁
一堂课中,新手教师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不断地抛出问题,从心理上解释,新手教师期待自己的课堂充满积极气氛,又由于实践经验不足,不知道如何有效活跃课堂。此时,他们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提问,利用提问的机会让幼儿参与课堂,控制场面,营造师幼良好互动的现象,这就造成教师不停地表达、提问,交流虽然较为频繁,但是并不是有效的交流,提问不能紧扣主题,常常浪费时间。
案例一:肖老师在绘本阅读《借你一把伞》中,出示教育挂图后提问:1.你们看到了谁?2.她发生了什么事情?3.她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4她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在案例中,新老师连续发问了4个问题,看似与主题相关,其实并没有问到点子上。例如老师的第二个、第三个问题,是想要幼儿从图中猜测那个小女孩可能发生什么事情,但老师的第二个问题与第三个问题的回答是重复的,那么提问就毫无意义,而且浪费时间。第四个问题的设置看似很适宜,实则在第二个问题中就已然隐含其中,幼儿在回答第二个问题的时候就会提到小女孩的表情,所以第四个问题没有必要设置。老师发问的问题要么概念太相近,要么问题的答案是重复性的,这样容易让幼儿混淆。为了尽量避免幼儿思考方向的错误,造成无效交流,教师换一种方式来提问,会使课堂效果更好。例如:“你们看到了谁?”、“她怎么了?”。
(二)新手教师以封闭式提问为主
封闭式提问答案具有唯一性,范围小,限制性强,通常用一个简单的词或数
字来回答问题即可。新手教师常常会使用这样的问题,第一,不外乎缺乏科学有效提问的经验;第二,幼儿可能的回答都包括在问题之中,易于回答,节省时间;第三,幼儿有问必答,一问一答,课堂气氛良好。
案例二:吴老师上《熊猫胖胖的梦想》这堂语言活动时,多次以封闭式方式提问:1.熊猫胖胖的梦想是想要成为一个芭蕾舞演员对吗?2.可是它太胖了,能跳的了芭蕾舞吗?3.那它是不是要比别人更努力才能成功?
封闭式提问过于简单,缺乏启发性。幼儿的回答就只有“对”或“不对”,“能”或“不能”,“是”或“不是”,像这种具有较强暗示性的、严格的限制了回答自由性的问题,在幼儿教学中适量采用为好。而且,第二个问题中隐含着对幼儿错误的暗示,幼儿就会认为熊猫胖胖太胖了,跳不了芭蕾舞,这与绘本内容不符。语言与思维之间相互依赖,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师开放式的提问可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同时幼儿又发展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当然,在复习课上或者教师需提醒幼儿注意某些事项的时候,可以适当采用这种提问,不仅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掌握的情况,还可以起到提醒的作用。
(三)新手教师应答幼儿时有时会重复或延伸幼儿的回答
应答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对幼儿的回答与反应所作出的处理,是师幼互动的方式之一。通过观察发现,11位新手教师应答幼儿时有时会重复或延伸幼儿的回答,但并不能够很好地采取灵活且适宜的应答方式。
案例三:林老师在给幼儿讲述《想飞的小象》的故事的时候,提问了幼儿:“小象从树上摔了下来的时候,谁对它说了什么?”幼1:“是狮子。”师:“是狮子吗?其他小朋友觉得对吗?”幼2:“不对,是蛇。”师:“蛇说了什么呢?”
案例中,老师用质疑的语气重复了第一位幼儿的回答,还问其他小朋友对吗?虽然看起来合情合理,但是其中隐含着对幼儿回答的否认,也暗示其他小朋友这个答案是错的。此时,这个幼儿回答问题的信心在无意中就被削弱、打击了,这样易让幼儿失去积极性。我想老师在面对幼儿回答不正确的时候,首先不要质疑他的回答,应该换一种方式委婉的告诉他。例如:“老师表扬你勇敢地回答了问题,但答案还要再仔细想一想哦。”对于老师的另一个问题“蛇说了什么?”,是顺着幼儿的回答展开的,这就具体化幼儿的回答。这种延伸式的应答,不仅有利于引到幼儿深入思考,更使教师与幼儿形成良好互动,进入良性的循环中,自然而然的进行教学活动。
对于新手教师来说,应答幼儿的方式、方法存在一定的难度。既要避免应答方式机械、单一,又要防止回应用词千篇一律,缺少反馈信息,这是门需要新老师们去探索和研究的功课。
(四)新手教师较少通过语言和描述来计划自己和幼儿的行为
新老师很多时候不知道怎么用语言来行为,他们通常会直接用肢体去示范,或者通过图片、动画、视频来给幼儿直观的感受。
案例四:如前面案例二提到吴老师上的《熊猫胖胖的梦想》,吴老师要让幼儿明白熊猫为什么不能跳芭蕾,关键在于让幼儿了解芭蕾的舞有多么难,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挑。那么,教师无法运用语言来描述的时候,便可以自己踮起脚尖来示范,或者给幼儿观看芭蕾舞剧,使幼儿一下子就能够明白。
(五)新手教师偶尔对幼儿使用高级语言
根据观察发现,新手教师在课堂上对词汇的运用缺乏多样性,多为幼儿已经知晓、理解的词汇,偶尔会根据课堂教学里的童谣、散文、诗歌,使用高级语言。
案例五:陈老师在上《风姑娘》这首散文诗时,根据散文中的诗词,如“暖洋洋”、“粉嘟嘟”、“轻飘飘”、“胖乎乎”,让幼儿掌握这种“ABB”模式的词语,幼儿还可以自由使用这种词语进行创编。例如:幼儿根据诗句“苹果娃娃说:风姑娘好神奇,撑得我肚子胖乎乎的。”创编为:“苹果娃娃说:风姑娘好神奇,吹得我浑身红通通的。”
高级词汇对于幼儿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不好掌握。因此,老师在使用高级词汇的时候,要事先准备好有助于幼儿学习高级词汇的教学方式,以帮助幼儿理解、掌握和运用。新手教师在没有经验之前,应事先备好课,向指导老师预教。
根据CLASS评分系统,绘制了11位新手教师的课堂师幼互动语言示范综合得分的表格如下:
陈老师
黄老师
李老师
林老师1
吴老师
钟老师
肖老师
张老师2
林老师2
张老师1
郑老师
LM
6.60
5.80
5.50
4.82
4.50
4.40
4.20
3.62
3.25
3.25
2.40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1新手教师的课堂师幼互动语言示范综合得分的最高得分为6.60分,最低得分为2.40分,两者相差4,20分,这个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也就是说,新手教师在课堂师幼互动语言示范中能力发展不均匀,能力发展好的新老师的语言示范情况较为接近CLASS评分系统的理想分数“7分”,能力发展较弱的新老师的语言示范情况得分不理想,但大多数新手教师的语言示范情况处于中等水平。
2.根据访谈结果得出的结论:
通过访谈,了解到在当时课堂上,新老师会提问那样的问题的原因具体有以下几点:
幼儿园因素:
新老师向幼儿园指导老师预教的时候,指导老师给出建议应该提出哪些问题来引导幼儿学习。
教师自身因素:
(1)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了提问的问题。
(2)想要了解幼儿是否能够理解课堂的内容。
(3)课堂实践经验不足,备课中的教案与幼儿实际表现情况不符,不知道该问什么问题,导致提问的随意性增大。
(4)不知道该怎么凝练提问语言,造成提问冗长,幼儿找不到问题的关键。
幼儿因素:
(1)幼儿不是很有积极性,老师想要通过提问来活跃气氛。
(2)幼儿回答跑题,教师被带着偏离主题。
通过访谈,了解到在当时的课堂上,新老师会对幼儿作出那样的应答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教师自身因素:
(1)缺乏课堂经验,不知道该如何对幼儿的回答做出反应,只能不断重复幼儿的回答。
(2)备课不全面,没有做好理答前的准备,语言贫乏,缺少情趣性和启发性。
幼儿因素:
(1)幼儿对某一话题非常感兴趣,老师延伸幼儿的回答。
(2)幼儿异常活跃、兴奋,老师运用话语权来控制场面。
综合观察与访谈得出的结论是,新手教师在课堂师幼互动语言示范中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幼儿园指导老师的因素、教师自身主观因素、教师经验不足,也有幼儿的因素。
四、教学建议
通过上述调查,研究者发现新手教师在课堂师幼互动语言示范中会出现许多现状,导致现状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为了让我们的新老师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份工作,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教师的提问频数不需要太频繁,在精而不在多。
教师的提问要有层次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形成一个梯度,还要考虑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问题既要适合幼儿的现阶段能力发展,又要有适度的挑战性,能激发幼儿深入思考。提问时的语言应该简明扼要、有重点,幼儿能够一下子听明白。从而有效避免了思考方向的错误,也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最好提问的时候是在一个有准备的情境下提出,而不是突然性的提问,课堂上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适当调整自己的提问难度和方式。
2.新手教师的提问应改变以封闭式提问为主的模式,将开放式提问与封闭式提问适当结合。
开放式提问可以给幼儿更多自由,让幼儿的思维快速转动起来,基于此方式的提问,常常幼儿会给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回答,这就有利于幼儿的培养幼儿发散式思维,同时幼儿的口头语言也在迅速地发展。当然,教师在某些情况下要运用到封闭式提问,例如在复习的课堂上,教师运用封闭式提问可以帮助幼儿回忆课堂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掌握幼儿的学习情况。
3.教师在课堂上与幼儿互动时、回应时的语言,要有趣味性。
无论是与幼儿的交谈、提问还是评价幼儿的回答,都应该生动活泼,充满趣味,尽量避免回应的机械性、单一性。幼儿生性活泼好动,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教师要抓住幼儿的这种特征,在课堂上来影响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这样幼儿的注意力完全被教师所吸引,幼儿自然就会想要表达、勇于表达,形成一种内在的动力,幼儿自己愿意并乐于学、说和做。
4.教师在幼儿的互动中应多运用鼓励性和表扬性的语言。
幼儿的性格各异,有的幼儿开朗外向,敢于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有的幼儿较为内向、羞涩,喜欢和自己亲近的人说话,遇到新的环境和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则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幼儿内心很想表达表现自己,却不敢迈出第一步。对于以上类似的情况,教师应该多一些耐心和鼓励,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的鼓励是他们突破困境的动力。当幼儿完成任务时,教师第一时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yelunwena.com/lwtm/40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