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研究生毕业在即,论文致谢是研究生感激母校培养、导师教诲、同学帮助、家人陪伴的重要载体。在毕业离校之际,为引领毕业生回顾研途时光,体会成长变化,总结学业成果,进一步营造感恩、惜别、进取、共荣的良好氛围,学校组织了届毕业研究生开展“致谢研途·感恩有你”最美论文致谢征集活动。现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曹泽中
曹泽中
致谢
光阴如水,岁月如莲,科研时间总让人觉得是那么短暂,很珍惜在天津工业大学两年多来走过的点点滴滴。严谨幽默的老师、可爱风趣的舍友、废寝忘食专注科研的实验室同门们,无不显露着我在这里度过的每一寸光阴。在这段宝贵的学习生活中,我从多位学识渊博、学术从严从实、无私奉献的老师身上学到许多科学知识以及解决问题思维方式,还有更为重要的是做人道理。在临别之际,千言万语化作我内心最真挚的感谢。
首先,要感谢我的校导师王敏老师,王老师在我整个研究生期间犹如灯塔般的存在为我指明方向,让我心中充满光明给予我最温柔的力量负重前行。她的谆谆教诲,化作我脑中的智慧,胸中的热血,行为的规范,弥久而清晰。
其次,要着重感谢王巍老师,王巍老师作为我们汽车电子研发组的核心,不仅为我们提供相当优越的研发平台,包括顶尖的实验设备、实验环境、实验资金以及项目开发等的支持。还以身作则在学术研究方面教给我们如何以科学的思维从宏观大局出发全面分析问题再到微观技术细节逐个突破解决问题。还有就是超强的学习能力从基本学科理论出发,探究技术难题,永远从实际工程需求出发,事实就是的态度搞科研。同时还要感谢同课题组邓集杰老师,严谨又不失风趣,有超典型的工科男光环属性,在学习及科研道路上给予很多技术指导以及“心灵鸡汤”。
再次,要感谢的就是同门中各位师兄弟了,感谢借“示波器之恩”、“电源之恩”、“万用表之恩”以及“带饭之恩”。大家一起努力走过的每一个酷暑及严冬都是人生中最灿烂的花开。
最后,感谢各位老师和专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我的论文评审以及答辩工作付出的辛勤劳动。你们的肯定是对我极大的鼓励,让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专注于学术并且把象牙塔的美好带到每一个有理想的人身边。
曹泽中
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宋晓
宋晓
致谢
导师尚绪芝
12月的天津,已入寒冬。坐在教室的窗前,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两年半的研究生学业生活就这样进入了尾声。时光打马而过的瞬间,总有很多话要向很多我爱的和爱我的人去诉说。清晰记得年9月中第一次来到母校,就被她的校园学习氛围给震撼到了。有幸在天津工业大学求学7年半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经历,受业于天工,一日为工大人,此生皆为工大人,且行且珍惜。
首先要感谢我的父母。我知道你们一直是对我学习是非常支持的!从年我外出求学至今,从最早的去县城学习到最后来天津求学,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你们沉重的负担,感谢你们给予我生命、给予我进入工大读书的的机会。我愿用我一生来回报你们对我的培养。
然后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尚绪芝老师。可以这样说,是您让我在研一完成了由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转变,研一一年,您每周都要对我们进行指导,对于我们学业的困惑进行解答,对于我们生活进行帮助,一日为师,终生为师,老师用深厚的知识沉淀和敬业精神为我们以后的路树立了榜样。研二,在实习时,您教导我们,要勤问勤学,积极主动,在实践中参悟理论知识,做到学以致用。从论文的选题、开题、书写到最后的完成,老师在自己学术、工作事务繁忙的情况下,依旧逐句逐字的批改我们的论文,可谓良苦用心,对我们帮助极大。
当然,感谢我的学院,给与了我们一个学习的平台,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愿法学院明天会更好。同时感谢其他各位老师,他们对我的指导以及对学术问题的严谨态度都深深的影响了我,开拓了我的视野,改变了我的思考方式。
感谢我的室友,感谢我的同门师弟师妹,朋友的鼓励让我完成了论文的书写。
感谢自己,回首走过的路,自文章选题至资料搜集,自开题至终稿完成,酸甜苦辣的日子还历历在目,感谢自己始终没有放弃,愿以后的日子坚强下去。
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言辞有尽,感恩无穷,不足之处,还请见谅!
宋晓
图文来源
学生工作部(处)
本期排版
李秋菊
图片制作
宋文静
版权说明
转载注明版权来自天工大学工在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iyelunwena.com/lwtm/42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