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_论文题目 >> 论文装订 >> 正文 >> 正文

【详解】辽宁省图书馆藏民国时期东北大学毕

来源:毕业论文_论文题目 时间:2016-10-11
【详解】辽宁省图书馆藏民国时期东北大学毕   

東北大學於一九二三年創建於瀋陽(時稱奉天),“九一八”事變後,瀋陽淪陷,東北大學遷入關内,自此開始了北平、開封、西安、三台的遷徙輾轉,直至一九四六年遷回瀋陽。

本書收入遼寧省圖書館(以下簡稱“遼圖”)藏民國時期東北大學畢業論文共五百十二篇,涵蓋了文學院、理學院、文理學院、法學院、法商學院及其下屬的中國文學系、歷史學系、地理學系、史地學系、政治學系、法律學系、經濟學系、工商管理學系等院系。絕大多數論文均以工整的楷書謄寫在統一印製的紅格稿紙上,因學校的不斷重組改革,版心題名存在差别:有題“東北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畢業論文用紙”,佔滿整個版心;有版心上方題“東北大學畢業論文卷”,下方題“第某頁”;有版心上方題“國立東北大學畢業論文紙”,下方題“第某頁”;有版心上方題“論文紙”,下方題“國立東北大學”;有版心上方題“畢業論文紙”,下方題“第某頁”。稿紙本身也有傳統行格與方格之别。從字跡來看,同一篇論文,有整一、出於同一抄手者,亦有相異、出於不同抄手者。絕大多數論文,或於開首,或於篇末,或於封面、封底内頁,均有教授以毛筆或鋼筆所題的評語、分數、簽名或印章。

《文史論衡》分數及評語

這批論文除十篇左右爲翻譯作品外,其餘均爲與各自研究領域相契合的選題。這其中,有對前代論題的進一步研究及獨具匠心的解讀,如中國古代經史子集四部内相關選題,這屬於學術積累的層面;有填補空白或引領風氣的一些新論題,這屬於學術領域的另闢蹊徑;有與現實密切相關的論題,其中保存了政治、經濟、文化、地理、法律等方面的大量資料,如經濟學論文中的數據、表格,歷史、地理學論文中的地圖等,多是學生深入實踐、深入一綫親自搜集、測量、繪製,故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對於東北大學校史、民國教育史等方面的研究而言,也都是難得的一手文獻。

戰亂中幾經輾轉的經歷,使得有些論文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如,由於建校初始時期的地方性,東北大學很多學生都來自東三省,而後期的遷徙流轉,使得這種故鄉情結愈加濃重,這批論文中即有《東北經濟恐慌之原因與特質》《日本對東北經濟侵略之史的研究》等十餘篇與東北相關者。在西北的時間雖然較短,但也有如《開發西北之商榷》《中國貧窮原因與西北之關係》等幾篇與西北相關者。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六年,八年在三台,使得這批論文中也有不少與西南地方相關者,如《四川蔗糖業之經濟地理學的研究》《西南各種交通綫路之地理學的研究》等十餘篇。

《四川蔗糖業之經濟地理學的研究》

此外,當時中國在兵燹之中血淚交織的民生,更刺激了東大學子關注國内外局勢,向先進國家尋求救國救民真理,故不少論文都與現實緊密結合,其中多充滿了殷憂的關切、濃烈的愛國、理性的深思、犀利的觀察以及各種建言獻策,如《九一八事件之研究》《日本對華外交之檢討》《僞滿統制經濟論》《我國戰時金融政策》《吾國貧窮之實況原因及對策》《戰後中國工業建設之芻議》等。甚至文學研究也有不脱現實者,如《抗戰八年間的詩歌》;傳統文史領域内選題的論文,也有與現實貫通者,如《中國田賦之整理》《中國古代政治思想與現代政治》《周官鄉遂之治》等,《周官鄉遂之治》有三位教授評語:“比坿時政,語有依據,筆亦整鍊”,“考辨甚精,足資今日言村治者之借鑑”,“匯古今而治之,通經致用,其庶幾乎”,論文作者以古鑒今的理念顯而易見。不僅原創論文,翻譯作品中亦是貫穿了上述情感與理念,如《憲政與軍人》一文中寫道:“日人森五六所著……大體上頗有足資參考,故譯之,略以知人以自奮起!”

《周官鄉遂之治》評語

當時東北大學雲集了一批國内知名學者,在這批論文中有名章可考者就有:丁山、丁錫祉、董每戩、馮沅君、高亨、何鵬毓、霍玉厚、嵇文甫、金景芳、姜亮夫、蔣天樞、金長佑、金毓黼、藍文徵、盧伯鷗、陸侃如、馬宗薌、梅遠謀、苗迪青、潘源來、佘雪曼、汪叔棣、吴貫因、吴希庸、伍薏農、楊向奎、姚雪垠、曾運乾、趙鴻翥、趙紀彬、鄭資約、周傳儒等(按:以上姓名按音序排列),涵蓋了文史、政治、經濟、地理、法律諸領域。這些學者不僅有堅實的學術功底,開闊的學術視野,而且嚴謹認真,反映在這批論文中,教授所作評語,除極個别爲三五字極簡約者,絕大多數均爲三五十字或近一百字的點評,甚者上百字,幾乎相當於一篇簡約精緻的學術文章,如《貨幣起源》一文,丁山的評語長達三面,是這批論文中評語最長的;其次爲《成都平原自然與文化景觀》一文,鄭資約評語長達兩面;再如《新莽經濟政策》一文,有兩位教授各自近一百字的評語。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甲骨文字中所見之殷商社會》一文,不僅有高亨近百字的評語,還有他以篆書親筆題寫的論文名,這樣的論文僅此一篇。高亨是我國知名的古文字學家、先秦文化史研究專家,從中,我們對他的書法藝術亦可窺豹一斑。

髙亨題寫《甲骨文字中所見之殷商社會》論文名

從論文評語來看,民國時期的學術評價體系極其嚴格:論文先由一教授暫擬分數,再由其他教授覆閲,如此付諸公論,無形之中就避免了個人的主觀偏見。如《如何運用戰時合作事業》評語“此篇文字雖頗通順,内容實感空虚,然其中某某數點尚有見地,暫擬七十分,付諸公決。吴希庸批擬”;另如唯一一篇滿分論文《毛詩禮徵》,既有馬宗薌評語、評分、印章,又有“貫因同閲運乾同閲”題字及“曾運乾印”名章,同一論文,三位教授同閲;再如《法治論》,首尾有八十三、九十兩個分數,其上所鈐印章不同,亦可見不同教授對於同一論文的感受、評價是存在差異的,這就再次顯示出付諸公論的益處。

滿分論文《毛詩禮徵》

學術評價體系的嚴格,再加上學生自身的努力,這批論文整體來講,質量還是比較高的,下面以分數實例説明。

剔除上述存在兩個分數情形的一篇論文,我們對其餘五百十一篇的分數進行了統計:一百分者,一篇;九十至九十九分者,四十五篇;八十至八十九分者,二百七十九篇;七十至七十九分者,一百四十篇;六十至六十九分者,二十二篇;分數缺失者,二十四篇。從中可以得出,八十分以上的論文佔到了百分之六十三點六。所以,論文質量是自有公論的。

    

《辽宁省图书馆藏民国时期东北大学毕业论文全集(全一二〇册)》

基本信息

作者:辽宁省图书馆编

书号:-7---1

出版时间:年4月

定价:.00元(全一二〇册)

开本:16开

印装:单色纸面精装

主题词:东北大学—毕业论文—汇编—民国

出版者:中华书局

联系我们

办公







































治白癜风西安哪家医院好
治白癜风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yelunwena.com/lwzd/28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