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不禁感慨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夏至已至。届的毕业生们已经带着无限的期待与心中的理想,奔赴人生的下一站,追逐在梦想的路上。
今天,我们给大家展示的是园林、风景园林、环境艺术设计届本科生优秀的毕业作品。
——图片作品汇总
朱慧鑫
《空间触媒视角下的村前港
微更新设计》
本案是比较偏理论的研究型设计,研究对象是空间触媒理论,试验载体是村前港(自然村)废弃公共空间。利用空间句法和PSPL调研法结合的筛选机制,对空间进行分类筛选,分别确定试验点位一号和试验点位二号(已落地),以及河道的专项改造,并分类施策,以此尝试打造两点一线的空间触媒机制。
张宇裕
《首站热土,翼翼生辉——嘉善经济开发区东区绿化提升改造工程设计》
本设计以嘉善经济开发东区五条主干道路为基底,构建了“一脉、两翼、四线、八点”的框架。以“首站热土,翼翼生辉”为主题,构建新型国际化科技智能都市、塑造现代化田园花园城市的空间骨架,用生态、智造、活力缝合城市空间。将开发区打造成集城市形象展示、绿色生态休闲、智慧城市生活于一体的产城融合、生态宜居和谐示范区。成为嘉兴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亮丽名片。
夏雨波
《钱塘新区市民公园景观设计》
设计提炼钱塘新区的精神为“科技·创新、开放·共享、引领·发展”,目标为打造一个“具有科技感的游园”、“市民共享的乐园”、“地区标志的公园”。通过“选择主次入口”、“确定道路框架”、“营造丰富空间”三个策略打造一个因地制宜的市民公园,也希望城市公园的建设能成为使城市更美好的机会,可以赋予城市的未来一个持久健康发展的结构。
金盾
《杭州市商业综合体室内外植物景观调研》
本调研选取杭州湖滨银泰in77、杭州万象城、中大银泰城等3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业综合体,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总体情况,实地调查样地室内外植物景观构成,分析各样地植物景观的植物种类、植物配置、植物空间构成等要素,总结各样地植物景观设计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为未来商业综合体植物景观的优化设计提供思路。
赖吴浩
《百日草类胡萝卜素代谢基因PSY和CCD家族成员序列分析和表达模式研究》
本研究从‘梦境’百日草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出PSY和CCD基因序列各2个,分别命名为ZePSY1、ZePSY2、ZeCCD1和ZeCCD4。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ZePSY1均属于不稳定蛋白、疏水性蛋白质,都有PLN结构域;ZeCCD1、ZeCCD4均属于稳定蛋白、疏水性蛋白质,都有RPE65结构域。分析4个目的基因的表达量发现:ZePSY1基因与ZePSY2基因在玫红色(DRO)中的相对表达量在七个花色中均为最高;ZeCCD1基因在象牙白(DI)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ZeCCD4基因在玫红色(DRO)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
夏思
《杭州市临安区道路绿化景观
调查与分析研究》
本论文通过对临安区主要道路中具有代表性的共计39条道路绿化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测绘、制图与分析。并对分车绿带、路侧绿带和行道树绿带的配置方法、种植形式、道路交叉口安全性及植物景观效果等多方面来分析临安区道路绿化景观的特点和不足。最后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改进建议,为临安区道路绿化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更好地展示临安区的良好形象和城市风貌。
陈小珺
《杭州临平东湖公园景观
调查与分析》
随着现代化不断建设的过程中,绿地植物景观在公园中发挥着的作用意义重大,为系统调查临平东湖公园植物景观现状,为其提升改造奠定科学基础,对临平东湖公园的八个样地进行实地测量与调查,并结合植物配置原则、环境美学、人类心理学等多个方面来探讨该公园不同样地植物造景的特点和不足。再进行辛普森指数的计算、美景度以及问卷调查,用调查的数据分析不同的绿地植物景观。通过提高植物品种的丰富度、增加季相变化以及突出文化特色方面来给予建议。
杜煜瑶
《瓶窑白鹤山森林古道入口设计》
本设计以当地传说——“明皇卸车”为重要出发点进行设计,在保留场地原有肌理的基础上,充分融合场地历史文化底蕴,将设计景观与原有景观样貌进行“重融”与“共生”,进行当地自然生态、风土民俗和人文历史的集中展示。以人车分流的游览游线串联沿线节点,形成“三线六点”的景观结构,打造白鹤山地区的重要展示窗口。
洪雅婷
《“藕花洲头,畅行绿动”——藕花洲公园设计方案二》
本设计在充分调查场地现状和城市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引入弹性景观的设计理念,采用三级净化湿地、透水铺装、湿塘、雨水花园等措施,对场地存在的水质污染、洪涝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设计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生态、文化、社会三个角度的城市开放空间弹性设计。
赵雨薇
《基于人工智能识别的苏州传统园林漏窗分类与探析》
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漏窗艺术,探讨传统园林漏窗设计规律,作者实地调查现存的苏州古典园林,拍摄漏窗照片,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其进行整理归纳,建立数据库。以此对苏州传统园林漏窗设计语汇进行分类统计,概述其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后借助识别成果,对苏州四大名园的漏窗纹样进行定位分析,探讨其与园林主题之间的关系。
本次的毕业设计展已经圆满结束,展出成功的背后是你们对艺术、对设计的坚守,展现的是你们对未来的向往。
浙江农林大学
资料来源/园林学院
文案/胡江梅
排版/陈文昕张潇尹
责任编辑/尧甜
审核/周彦兵
终审/陈胜伟
出品/浙江农林大学新闻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iyelunwena.com/lwzd/43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