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_论文题目 >> 论文摘要 >> 正文 >> 正文

信息学院2018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二

来源:毕业论文_论文题目 时间:2018-9-3

信息学院开设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二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计算机相关学科所需的自然科学素养,系统掌握相关数理知识与本专业基础理论与核心知识,获得本专业领域分析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适应多学科、多行业需求,尤其是海洋、水产、食品、工程等背景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

通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习,学生可以具备较好的编程能力和开发经验;具备将本学科领域知识与计算机科学知识相结合,开发应用系统的能力;优秀学生可具备跨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的能力。

应届毕业生能力标准

具体可以达到要求:

1.工程知识: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用于解决专业领域工程问题。

2.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针对专业领域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前提下,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模块或组件。

3.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针对专业领域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信息技术工具,利用形式化方法完成对问题地分析、预测、模拟、设计、验证、确认、实现、应用和维护,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4.个人和团队:

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计算机软、硬件项目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5.沟通:

能够就专业领域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或清晰表达,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6.项目管理:

理解并掌握计算机工程项目管理原理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项目管理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方案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终身学习:

经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用设计过程,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学院配置及要求事项

1.课程特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二专业、双学位推出旨在提高学生“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基础知识面贯穿计算机类考研课程,在此基础上,着力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知识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处理、解决的能力。切实增强学生的复合专业水平及核心竞争力

2.师资力量:

教学团队由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部等系室的多位老师组成。实际授课教师从教师团队中择优选取。所选授课教师要求均在各自课程上有三年以上授课经验,学生反馈良好,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能力。并根据学生上课反馈情况定时更新,团队教师定期讨论修改授课方案。教学团队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突出、善于创新、乐于沟通,全力打造一流教学质量。加大实践力度,提供多元化、互动化的学习体验,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提高。助力青年学子成就青春梦想!

第二专业教学团队中,有近一半的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师资力量强大;第二专业教学团队中,5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比超过90%,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可以胜任除本科教学工作外的第二专业教学工作;第二专业教学团队所有教师均具备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能很好地胜任第二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和答辩的指导工作。

3.教学设施:

计算机学院建有计算机综合软件实验室、计算机硬件实验室、计算机信息安全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工程实验室、空间信息技术实验室、移动开发实验室等多间专业实验室,可同时容纳学生人进行实验,能满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二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自主学习以及实践实训的需要。信息学院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团队6名教师为第二专业实验室的正常运转提供保障。

4.招生对象

全校级、级全日制本科生。修满第一学年主修专业全部课程,且已学各学期无不及格课程、无考试违纪作弊记录,申请修读的第二专业和主修专业属不同的专业大类。

招生规模:人(2个班)。

招录原则:按以下规则依次进行

①级同学优先。

②具备基本编程能力的同学优先(可提供计算机能力类证书或课程成绩)。

③按在校修读期间的学分绩点从高到低录取。

④本专业先修课程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无其他要求。具备一定编程能力(VB、C++、C语言),具有一定数据库方面知识(SQLSERVER、MYSQL、ORACLE等)的学生能更快地适应本专业课程。

5.学习期限:

学制为2年(共4个学期)

学习时限:-学年第1学期—-学年第2学期;第1-3学期,每学期3门课,第4学期毕业设计(论文)。

6.学习时间:

开课时间为第一至第十六周(第1-3学期),周五下午15:00-18:20,周日下午13:00-16:20,周日晚上18:00-21:20。第一至第十六周(第四学期),周五下午15:00-18:20。

7.课程设置:

总学分50分,其中专业必修课10门(40学分),毕业设计(论文)10学分。所学课程均由信息学院开出,毕业设计(论文)由信息学院指派相应教师指导。

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二专业课程设置

序号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开课学期

1

s

离散数学

4

64

1

2

s

操作系统

4

64

1

3

s

高级程序设计

4

64

1

4

s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4

64

2

5

s

JAVA程序设计

4

64

2

6

s

大数据技术及应用

4

64

2

7

s

计算机网络及安全

4

64

3

8

s

数据结构

4

64

3

9

s

移动系统开发

4

64

3

10

s

位置服务与地图开发

4

64

4

11

s

毕业设计(论文)

10

14周

4

8.学习要求及待遇

本专业实施完全学分制培养模式,基本学制2年,最长不超过4年。

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者,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可以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二专业颁发的工学第二专业学位证书(不设第二专业毕业证书)。

(1)获得主修专业(原专业)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者;

(2)修满第二专业学位规定的专业知识课40学分和完成实践环节(毕业论文)10学分,(共50学分)成绩合格;

(3)主修专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不属于同一学科门类。

未完成本专业培养计划中规定课程全部学分的,可根据学生需要,提供所修读课程成绩证明。

注:主修专业及第二专业的学位证均由学校颁发,其中主修专业学位可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信息和认证系统(学信网、学位网)中查询。

9.收费标准:

全部课程共计50学分,每学分元。学费按每学期选课情况分学期由财务处统一收取。报名满40人可开班,每学期开课第2周后如有退班,其已交学费不予退还。

10.报名方式:

点击阅读原文填写报名表电子版,或提交报名表至报名邮箱dierzhuanyebaoming

.







































白癜风哪看的好
北京中科白癫疯

转载请注明:http://www.fslingdong.com/lwzy/377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