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管理类专业硕士学位包括MBA、EMBA、MEM(工程管理)、MPAcc(会计硕士)等应用型硕士学位。据称,专业硕士学位的招生量已经占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数的三分之二,而管理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更是商学院研究生的主体。其中MBA更是我国专业硕士学位的先驱,已经有30年的历史。可以预见,专业学位在硕士学位中的比例还会增加。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博士学位教育项目涉及的学科越来越广,基本覆盖了所有学科,规模也越来越大,足以满足学术型教学和研究的需要。从学术的角度看,硕士学位就成了鸡肋,沦为一个过渡性的学位,更应该回归其应用型的定位,才能有其独特的发展空间和长久生命力。因此,专业硕士学位的特质在于“应用”而非“学术”,尤其是管理类专业硕士学位。鉴于此,国内一些顶尖高校的商学院已经取消了学术型硕士学位项目。
但是这种认识并非一开始就得到明确共识并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很多专业学位项目还是有意无意地仿照和延续了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培养理念,包括课程和学位论文。或者只是简单地认为对专业硕士学位的要求可以低于学术型硕士学位的要求。除了课程设计之外,一个明显的例证就表现在学位论文的选题上。
商学院管理类专业硕士学位的学生大都要求有三年以上的相关专业工作经历,少数允许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的专业在培养方案中也有一年的相关专业实习的要求,其目的就是为学位论文的选题提供实践背景和研究对象。当然学生更多是把实习当成找工作的机会,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尽管被忽略的往往是从实习实践中寻找论文选题。因此,作为商学院的管理类专业学位论文首先应该体现其应用型的特点,其选题应该来源于具体企业的具体管理问题,并体现在论文的题目中。典型的题目就是“XX公司的XX问题研究”,或者进一步在题目中体现所采用的方法或所依据的理论。这样的选题既有真实的实践背景,又来源于真实企业的管理问题,还有相关理论或方法的支持,可以说每一项研究都是独特的,都是管理的独特实践。事实上,管理学作为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教科书里现有的理论甚至方法在各自不同情景的管理实践中未必能得到最佳实践。只要能够针对具体情景的管理问题,应用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提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描述方案的实施过程,分析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而得出一定的管理启示,就达到了应用型学位论文的目的。
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专业学位论文在选题上出现偏差。有的选题没有任何具体企业的背景,不是来源于真实的企业,而仅仅是来源于文献的抽象问题,变成了学术型的硕士学位论文。严格意义上讲,这种选题不符合专业学位项目的培养目标,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相关课程和培养过程也不能支持这种学术研究的要求,因此,其结果往往差强人意。当然也不排除个别能达到学术性的要求,甚至有的还就是来源于导师的要求。因为由于各种原因和需要,有些导师就是把应用型专业硕士学位学生当作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尤其是那种全日制的专业硕士学位项目。或者有的导师自己也有意无意地忽视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不同要求。
也有的选题是一类学术问题或者行业问题甚至宏观问题,然后加一个副标题“以XX企业为例”,而事实上,这个所谓的“例”,其实应该是问题本身。因为从一般意义上讲,作为一个应用型的硕士学位论文,要研究一类学术问题或者行业问题甚至宏观问题,几乎不太可能,培养方案和过程不支持,培养的目标也不在此。相对而言,一个具体企业的具体问题更合适,因为其情景的独特性使得对论文的评价要有针对性,不一定要有普遍意义。即使这个具体企业的具体问题的研究,颠覆了传统或者主流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只要能有事实和逻辑依据地表达出来,也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更有价值。反之,教科书式地罗列甚至抄袭现有的理论和方法,最多是应用到某个具体的行业中,再以某个企业为例加以应用或者阐释,这不是学术研究的逻辑,而是知识传播的教学逻辑。即使是教学,这种自上而下的大而全的逻辑也未必是商学院的主流教学逻辑。而且这种表述逻辑在评审和答辩的过程中简直就是一种自杀行为。因为论及一类学术问题或者行业问题甚至宏观问题,涉及主流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任何一位评审或者答辩委员都能更有学术底蕴地提出无数让你哑口无言甚至自相矛盾的颠覆性的问题,而恰恰是具体企业的具体管理问题,由于其情景的独特性和实际的实践效果,反而是这些满腹经纶的专家学者需要慎重质疑的问题。从实践的意义上讲,此时作为论文作者的你是真正的专家,你说了算!因为你比所谓的专家学者更了解实际情景。这不仅仅是应用型学位论文的要求,也堪称论文选题的“技巧”,以己之长攻其之短,何乐而不为?
还有的选题冠以“XX理论(方法)在XX企业中的应用研究”。此类题目就是方法导向而非问题导向,或者更多的是一种学习的视角,把自己从课程中学到的主流理论或方法应用到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更像是个课程报告。这样的逻辑其实也不是一种研究的逻辑。现实问题除了情景不同,更是复杂的,有时候需要多个理论或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的问题,即所谓处理复杂问题的综合集成。即使是单一的理论或方法的应用,重点也在于管理问题本身,即所谓的问题导向。方法导向并非不可,而是不能,因为作为应用型的硕士研究生不太可能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上有所突破,更不是应用型硕士学位项目培养的主流目标。
虽为原创,欢迎转载。
徐迪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yelunwena.com/lwzy/43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