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一位六旬阿姨打电话求助,称自己去年11月被饿了么外卖员撞伤,至今没有得到赔偿,实在没办法,只能打热线电话求助···
被撞人叫詹阿姨,据詹阿姨讲,自己掏了三万七的医药费,事故已经判外卖员全责,但是外卖员说由公司的保险赔,而保险公司不肯全额赔,原因是詹阿姨有基础疾病。
更离谱的是!詹阿姨所有的病历资料等全部都在外卖员手上,由肇事外卖员代为处理,自己完全联系不上保险公司。
这个求助电话要不是今天亲耳听见,小骆驼都不敢相信还有这么离奇的事,种种细节漏洞百出,简直要打上一万个???
阿姨的事故判外卖员全责,为什么轮得上保险公司来挑刺拒赔?难道不该外卖平台先行赔付,再自己去找保司吗?饿了么凭什么拖延不赔甚至还扣押证据?
詹阿姨明明自己没买保险,却莫名其妙跟保险公司产生了纠纷,对方还扬言让詹女士去打官司解决,简直欺人太甚···
究竟谁的责任?
首先明确一个前提,根据录音内容,詹阿姨是没买商业保险的,这次涉及的保险索赔纠纷,是由外卖平台给外卖员投保的第三方责任保险,承保公司为太平洋人寿。
这种情况下,又已经判定了外卖员全责,就该外卖平台承担詹阿姨的损失,具体保险公司赔给饿了么多少钱,与詹阿姨无关,所以的说辞根本站不住脚:
(图来源于上海扬远律师事务所,侵删)
然而作为保险小白,詹阿姨完全没有意识到责任方在外卖平台,反而被带偏了去找保司说明自己没有基础疾病。一个六旬阿姨,不知道怎么跟保司沟通,甚至连联系方式都找不到,自己上百度搜保司电话,自己跑去找饿了么站点负责人。
不过终究都是踢皮球,没人解决问题。一直在帮阿姨联系索赔的还是肇事外卖小哥···小哥拿着阿姨所有的资料,不明不白地跟公司内部的中间人申请理赔,半年没实质进展。
且不说有没有解决问题,至少这还是一个相对负责的小哥,假设换一个人恶意销毁阿姨的证据,那事情就彻底无门了。
这个事情在小骆驼看来其实非常简单清晰,但是对于詹阿姨这样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就很吃亏。詹阿姨还算幸运,找到一个求助热线来帮她,值得深思的是,现实中又有几个人真的耗得起自己的时间和身体呢?
发不出的声音
去年有一位哈尔滨的白发老人乘公交时,因没有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被司机停车拒载。
结果老人迟迟不下车,遭到车上乘客愤怒斥责“为老不尊”,老人不知所措,直到民警出现带走老人,并告诉老人“没有健康码无法乘车,这是政府规定”。
为什么要把这个事放在今天的文章里讲?因为这个老人和詹阿姨有个共同点——都是一群有着极低“分贝”的少数派。
詹阿姨还不算毫无还击之力,她知道去百度,知道还有求助热线可以打来试试,她努力半年发出的声音才让情况有了一丝转机。
设想如果她年纪再大一点,也许我们压根听不到这个电台里的这一件事,也不会有这篇文章。
所以小骆驼想表达什么?很多发达的科技、简单的常识、求助的手段,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便捷,但对一部分人来说,是一种无情的淘汰机制。
比如詹阿姨,她不知道可以在网上进行免费的法务咨询,也不知道投诉保险公司只需要打银保监会的电话,更不知道应该收好自己的病历、诊断书。
她知道的就是最原始的,找“人”解决问题。还有很多人,连找谁都不知道,只能选择隐忍和沉默。
普通人理赔究竟多难?
之前小骆驼写文章,都是告诉大家,理赔其实很简单,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繁琐。
很多简单的理赔只需要在线传资料;相对复杂的,只要单据都在,直接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yelunwena.com/lwzy/43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