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黄国平博士在《致谢》中回顾自己如何一路走出小山坳、和命运抗争。
世界本无光,他把自己活成了光。
看前面他对自己经历的描述,更多的是感慨与钦佩。
看到最后那几句“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
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真心敬仰。
几年前,同样有一篇博士论文致谢句句诛心,我常常看到它出现在很多地方,以至于读了好几遍。
我出生的时候是一个下雪的深夜,我的父亲在床边生了一堆柴火,我的母亲躺在四周漏风的那间破屋角落的床上,咬紧牙关,生下了我。
27年后,也是在一个下雪的深夜,我完成了我的博士论文。当我打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我站起来,拉开窗帘,打开窗户,白天还吵吵闹闹、喧嚣的世界变成一片洁白,让人顿感清净。
我从进入大学到博士毕业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过得浑浑愕额。
十年前,我身高px,十年后,我身高还是px;十年前,我体重60kg,十年后,我体重还是60kg;
十年前,我一无所有,十年后,我还是一无所有。十年前,我眼睛明亮、有神,十年后,摘掉眼镜,我已看不清自己有多少个手指了;
十年前,我声音洪亮、清澈,十年后,已经是慢性咽喉炎,声音嘶哑;
十年前,我踌躇满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十年后,我心如止水,只求温饱;
当然,我也得到了一些东西。
十年前,我还是个农民的儿子,十年后,我成为了一个博士;
十年前,我只懂得砍柴、种田、割草、放牛,十年后,我已经成为了一个懂机械、金融、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但如果您问我这十年最大的长进是什么,我将告诉您:十年前,我十七,十年后,我二十七。
这十年中,我最渴望、最追求的是什么?
是知识?不是。是美女?不是。而是钱。
在我的脑海里,钱就是那种一块、一毛的硬币,我曾无数次翻天覆地的把它们找出来,目的就是去买一包方便面,吃一顿晚餐,而且找的时候不能太仔细了,太仔细了,下次就没有了。
有时候,当我不知道下顿饭在哪里的时候,我想要是天上能掉下点钱就好了,我抬起头,只看到发黄的树叶正一片一片的落下来;我想要是能在地上捡点钱就好了,我低下头,只看见一些面包的包装纸以及一些插羊肉串的竹签。
我从没见过天上掉过钱,也从没在地上捡过钱,所以我不相信有神的存在,因此我没有信仰。
衷心感谢我的恩师对我的淳淳教诲和悉心关怀,在我博士三年里,他给予了我生活上、学习上无微不至的关心。
他也许是我十年大学生活里,唯一知道我名字的老师,也感谢他在承担20多个学生的指导任务下还能给我精心的指导。
恩师对我的指导和影响之大,怎样言说都表达不尽,自己取得的点滴成绩无不凝聚着恩师的心血。
恩师国际化的视野,前沿而精髓的学术造诣,严谨勤奋的治学风格,都让我永志不忘,深刻影响着我日后的工作和生活。
《纳闷集》中有这样的片段:
赖野去山上宿营拍摄鸟类,偶遇一位准备跳崖轻生的女孩。
赖野说:“从这里跳下去是死不了的。”
并且吓唬她:“之前有一个男孩,跳下去并没有摔死,只是骨折了十几处,疼了三十几个小时,才被找到,医院里。”
他主动为女孩带路,去找另一个“好”悬崖,却看到了漫天如星的萤火虫海洋。
换一个更大的空间尺度看人生,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任何过不去的坎儿,我们多年后再回首,也只是不过莞尔。
想想《活着》中的福贵,想想谭警官遇到的“福贵大爷”,这个世界,也总会有人比你更惨却更坚强地活着。
跳出时间,用“福贵大爷”的话来说就是:向前看!
跳出空间,如《纳闷集》中发现“萤火虫海洋”一样,向外看!
人人渴望追求财富,财富的分配生来不公,但财富仅仅是金钱吗?
在举步维艰之时,能想到世界很大,人生很长,暗夜之中总有星光,我并非独行,未来依旧可期。
这本身就是一种超脱的能力和宝贵的财富。
寒门难出贵子,确实难,但也并非不能。
真正的财富是那些人世间普遍存在的东西:阳光、大自然、爱、青春。
点击蓝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yelunwena.com/lwjc/42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