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或将成为网络互助平台的团灭年。先是1月31日美团互助宣布关停,3月24日轻松互助、3月26日水滴互助也相继发布了关停公告。网络互助曾经一片繁荣,年是它的“高光时刻”,但随着头部网络互助的纷纷关停,是不是意味着网络互助已经走到了尽头呢?
不过,关停的事实既然已经存在,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更需要关心的问题是:互助计划关停,我们的保障该怎么办?
盛极一时的互助平台为何纷纷叫停?
网络互助模式兴起于年,乘着互联网的风口,受到了广大网民和资本的追捧。根据此前蚂蚁集团研究院发布的《网络互助行业白皮书》,年我国网络互助平台的实际参与人数为1.5亿,截止年5月底,我国实际有3.3亿人加入了网络互助平台,这意味着全中国每10个人中就至少有2个人参加。
然而,从去年9月开始,网络互助平台出现相继关停:·年9月,百度灯火互助解散;·年1月,美团互助宣布关停;·年3月,轻松和水滴互助宣布关停。
根据官方公布的消息,除了百度灯火互助是因为加入会员人数不足以外,其他三家运营情况均良好,是官方主动叫停,其中的原因也很好猜测:
①监管日趋严格:互助计划打着“保险”的擦边球,随意更改规则,对用户并不公平,为了保证广大用户的利益,未来会对网络互助平台加大监管。
②宽进严赔:互助计划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健康告知设置很宽松,导致大量身体状况不佳的用户加入,不仅加大了理赔难度,也给身体健康的用户加重了负担。
去年,银保监会打非局曾撰文,互联网使得非法商业保险活动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规模难度更大,并点名批评相互宝、水滴互助等网络平台“非持牌经营”。说白点,就是监管层认为网络互助本质上具有商业保险特征,但由于目前没有明确的监管主体和监管标准,处于无主管、无监管、无标准、无规范的“四无”状态。
据财联社报道,水滴集团关停水滴互助,更多是为公司赴美上市排除不确定因素做准备。去年10月,蚂蚁上市前在披露的招股意向书中就明确表示:如因各种原因相互宝无法满足合规性要求,不适合蚂蚁集团作为上市公司继续经营,则蚂蚁集团将剥离相互宝业务。
所以在面对不赚钱反而可能成为“烫手山芋”的网络互助,各大平台都选择主动关停,避免引火烧身。
网络互助关停,我们的保障怎么办?
根据3月最新公示,目前轻松互助有.8万人参与,水滴互助也有万人参与。两个千万量级的平台叫停,让参与了网络互助的用户们都忧心忡忡,不仅担心之前的分摊费用打了水漂,更担心今后“无险可保”。
根据水滴互助和轻松互助发布的公告,关停前会进行最后一次均摊,均摊后的余额会退回至原来的账户。也就是说,分摊后还剩的钱,可以退回,但已经分摊过的那部分钱,就不会退回了,而且退回时会扣除管理费。
至于关停后的保障,两个互助平台有些差异。轻松互助给了7天过渡期:在年3月31日前,如果不幸患上大病,可以提交互助金申请,如果符合要求,依然可以得到赔付。水滴互助在此基础上,给会员投保一份一年期重疾险,费用由水滴公司承担。
两大互助平台宣布关闭间隔时间仅两天。至此,排名前三的网络互助平台关停了两家,释放出强烈的信号,网络互助无法再游走在互联网和保险的模糊边界中,市场上其他网络互助平台后续或将引来接连关闭潮。
互助计划和保险,差别有多大?
国家卫健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显示,我国2.45亿流动人口中仍有10.9%没能参加任何一种医疗保险。根据《年中国网络互助行业白皮书》显示,79.5%的网络互助参与者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68%受访者没有商业保险。因此,网络互助在提升民众风险意识、保障意识,提升中低收入人群健康保障水平,补充医疗保障体系有积极作用,但它终究不是保险,无论是保障内容还是理赔方式都差别巨大。
保险的保障内容是确定的,并且以合同的形式受到法律的约束和监管,保险公司不得随意更改,也不能任意增减保费。而互助平台条款大多数会规定“平台有权调整保障内容”,保障内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以相互宝为例,从上线至今已经多次调整保障内容,包括将发病率高的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踢出保障范围。
另外,网络互助计划从“申请理赔”到“分摊打款”,具体需要多久没有确切的时间披露,根据相互宝公示的分摊明细来看,从申请理赔到拿到理赔款,需要三到五个月左右,如果中间发生纠纷,那么需要的时间就更久了。而保险不同,《保险法》对保险公司的理赔时效有明确规定。
与此同时,各家互联网保险平台还不断优化自身理赔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理赔服务。
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互助平台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作用,但绝对不可以取代保险。用有风险的东西转移风险,本身就是一件不保险的事情。目前网络互助的拐点已至,没有正规牌照的互助平台后续或将迎来关停大潮。想要获得确定保障,还是得靠长期商业险才更加稳妥。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yelunwena.com/lwtm/44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