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_论文题目 >> 论文检测 >> 正文 >> 正文

煤矿工人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来源:毕业论文_论文题目 时间:2021-8-2
北京酒渣鼻防治医院 http://m.39.net/pf/a_8733706.html

“在工人队伍中,煤矿工人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谁要是看不到这一点,谁就是近视眼”,央视纪录片《三矿》中的一位老工程师如是说,他为国家的煤炭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作为一名矿工子弟,我对老工程师的观点深表认同,煤矿工人不仅能战斗,而且还具有着吃苦耐劳,担当奉献的闪光点和优良传统。多年以来,这支队伍默默无闻,不善表达,外界对他们知之甚少,说来惭愧,自诩为矿工子弟的我对他们可能也是“一知半解”,好在《三矿》用镜头真实地记录了他们的日常工作,才让我对这支队伍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更多的敬意。成长于轩煤,更愿留言些许,献给煤矿工人这个太阳下最灿烂的群体。谨以此文,献给轩煤及天下所有矿工,致敬!

这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的队伍。刚才这个视频记录了井下矿工吃班中餐的场景,大家看后的感受是什么?震惊,感动!震惊的是这样的就餐环境是我们所不曾想象,也是所不敢想象:没有干净的餐桌,没有敞亮的空间,没有柔和的光照,也没有随手的热水,这里压根就不具备任何就餐的条件。感动的是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的矿工一边头顶着因岩层断裂发出的撅炮声,一边和着飞扬的煤灰,用盖子盖着半个饭盒“自然地用着餐”。也许有人要问他们这样做是为什么?我来告诉你,是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不减少开采数量!也许有人会说他们挣钱了呀?扪心自问,如果换作是你,你愿不愿意来或者敢不敢来?吃苦,这个词说起来容易,但是把它变成是一种工作要求,一种工作素质,一种工作常态,有几种这样的职业?又有几人能承受且能长期坚持?但是,煤矿工人这支队伍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他们常年在数百米深的地下战天斗地,开拓进取,源源不断地把“太阳石”送到千家万户,让温暖在人间传递。

这是一支特别能奉献的队伍。虽然说以前就对煤矿的危险比较了解,但是并没有直观地感受,视频中的场景让人真实地感受到了这种危险的存在。试想,在数百米深的地下打井掏洞,上下左右四周的压力都要朝这个巷道施加,对其挤压,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如同你在潜水时的感觉,下潜越深压力越强。但是,开采是在地下,上面大多有高山河流,地质结构异常复杂,可想而知其困难程度。其实,在开采的过程中,瓦斯、冒顶、水患、自燃和粉尘,时刻都在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这也是危险系数最高的工作。即使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依然看得到他们脸上乐观的笑容,支撑着笑容的是勇于奉献的精神和安全措施的跟进。煤矿生产中安全大于天,现代化的液压支柱、防护结构的配套和矿工个人装备的加强,极大提升了开采环境的安全系数。硬件提升后,软件也相应加强,矿工连队的支部书记不断强化安全思想意识,会议室设立全家福照片墙,建立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班前会及各种会议时时强调安全生产,都有效地巩固着安全阵地。奉献,对于煤矿来说,是一种在保障安全前提下的全身心投入,是一种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危险,不慌乱的沉着和笃定。

这是一支特别有担当的队伍。也许我们都如同视频中的矿工家属,对亲人在井下的工作一无所知,只知道每天上班下班;只知道每天一身黑只有两只眼睛是白色的;只知道是要下井挖煤,但是从来不知道他们要面对多少危险,也不知道他们具体在做什么工作,更不知道开采流程有什么?这也不能怪家属们,因为矿工这个群体面对压力时往往选择一个人扛着,独自将风险和危险挡在了屋门外面,他们不太善言辞,不太会表达,也不太会修饰,但他们孤单的身影在担当的注释下却显得格外高大。担当是什么?担当就是不言语,有行动,不夸口,知进退。待家人如此,待工作更不必说。有了这种担当精神,就有了齐心协力的基础,就有了把后背托付给战友的信任,所以在面对开采这么复杂危险的工作,依然可以笑着坚持下去。

这是一支特别能包容的队伍。矿工工作环境的恶劣,决定了他们交流方式的特殊性。为什么?因为在满是灰尘的环境中,容不得你慢言细语地解释,更多地需要是执行。《三矿》中有个场景是矿长训队长,队长训工人,如果我们单从字面上去理解这个“训”字就显得有点粗浅了,在那个特殊的环境中,“训”中更多地包含着“保护工友、强调安全”的意思,只是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而已。有人觉得这是在“狡辩”,其实真心不是。不禁想起在10多年前,我有幸因为毕业论文的选题与煤矿安全有关,所以做毕业设计的一段时间内,在得到矿党委和行政的支持后,每天早上6点列席了该矿的晨会及一线生产连队的各项工作会议。在听会的过程中,凡是与安全有关的问题,领导们都会提高嗓门,反复强调,顿时领悟到了这份满含着善意,友爱和关切的训斥是那么的掷地有声,不容置疑。嬉笑怒骂,人间真情。随着磨合得贴切,工友们之间对彼此的信任都会用同样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训斥也成了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家都互相理解,宽容以待,反而促进了感情的加深。

这是一支特别出先进的队伍。也许有人以为这支队伍是男人的天下,这个判断不太准确。这支队伍也有很多先进的女性,她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也发挥了特别突出的作用。图片中的这位老太太是全国第一位女采煤队长,干了五年的采煤队长,得到了很多的荣誉,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是其人生的高光时刻,更是采煤工人的高光时刻。第二张有吊钩的这张图片,很多人也许不知道,这张图片的画面是绞车房,为什么要专门提一下,因为我所知的轩煤公司焦家寨矿立井队副井绞车班就是一个先进的女工集体。这个女工集体自年以来,连续五年被评为同煤集团机电系统“安全运行检查评比第一名”,并先后获得了同煤集团、轩煤公司“巾帼标兵岗”“文明窗口”“青年文明号”“文明班组”“山西省五一巾帼奖”等荣誉称号;年被团省委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年被评为集团公司“十佳女子班组”。怎么样?是不是很有说服力,所以说,煤矿工人,也有女子的半边天,更是一支特别出先进的队伍。

以上,些许留言,算是对煤矿工人的一些认识吧,言虽不深,但情之所致,贵在一“真”,祝愿天下所有矿工平安快乐,健康如意!

谨以此文献给轩煤及天下所有矿工!

“在工人队伍中,煤矿工人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谁要是看不到这一点,谁就是近视眼”

欢迎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yelunwena.com/lwjc/420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